2016年05月25日05:30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推出了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ABS)再度重启。与此同时,全国20多个省份成立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开始参与处理坏账的生意。在中国资产荒的背景下,不良信贷资产被市场包装成了“重大机遇”。

  在本世纪初,为了解决建行、工行、中行、农行等呆坏账问题,推动其股改上市,中国政府出资400亿元,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称四大AMC),各自承接处置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随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周期,四大AMC依托不良资产处理主业务,获益匪浅,并成为横跨多领域的金融巨头。基于这一历史经验,现在市场将新一轮银行不良信贷处置视为新的蛋糕与机遇。

  但是,新一轮处置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与上次相比较,有两大不同之处。其一,现在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其二,上次全部由政府主导,此次则出现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形式,也就是更多地依赖市场消化。这两点不同,决定了此轮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处理风险更高。而且,市场化处理方式可能会让普通百姓卷入其中。

  目前,国内讨论处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包括债转股、ABS或AMC等方式,一般都会参考2002-2003年四大行改革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认为这些不良资产在未来将会为投资者赢得巨额利润。事实上,很难判断这种主流的说法是不是一种营销手段,毕竟,市场充斥着这种说法,很多人似乎是真的相信这个观点。

  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2002年左右是中国经济繁荣周期的开端,是在谷底释放巨大增长能量的开始。而现在,中国资产价格仍然居于高位,经济下行压力刚开始显现,经济进入 “三期叠加”,已经处于从周期顶部开始下行的阶段。这些不良信贷资产可能会随着经济下行逐步贬值,而不是像某些人想象如2003年那样蕴藏巨大价值,可以趁机捡便宜、发大财。

  目前存在一种非常不良的倾向,即试图将风险转移给普通百姓,也就是所谓的转移杠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这种要求居民加杠杆的现象层出不穷。正是由于有这种不良企图在金融市场游荡,所以,更要警惕机构将ABS包装成各类难以辨识的投资理财项目,出售给辨识能力低的普通民众。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普通民众已经遭受了P2P等互联网金融广泛且大规模的欺骗。当ABS推出后,监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保护普通投资者的权益,防止风险向居民转嫁。

  首先,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理本身是一个高风险且专业化的过程,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对于专业机构而言,如何判断不良资产价值、回报率以及将其标准化,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缺乏证券化的成熟经验与技术。其次,发行机构能否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并以普通投资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充分揭示风险,也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根据金融市场的以往经验,一般销售方只会以高收益诱惑投资者,而不会充分提示其中的风险。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重蹈P2P的覆辙。

  现在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即很多ABS不是由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以光明正大的名义在做,而是由普通投资公司以理财或信托的方式向公众销售。这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让投资者根本无法判断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正是P2P悲剧的主要根源。

  越是在金融风险加大的阶段,越要加强和创新金融监管,尤其是现在中国还同时处于金融创新的阶段,金融自由化程度在经济下行风险中不断加大。如果监管不同步加强,这很容易导致金融市场某种程度上的风险失控。如果再加上向居民部门转移杠杆,更有可能放纵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累积。中国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需要通过市场处置,但是,这个过程必须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并尽量避免普通百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参与其中。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