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5日04:10 证券日报

  广州证券、财通证券资管跻身前20名

  20家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规模达2.67万亿元,占资管总规模近20%

  ■本报见习记者 周尚伃

  近些年,券商的资管规模滚雪球般快速增长。然而相比之下,主动管理业务更考验券商资管业务能力。

  中国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了一季度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13.73万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1.84万亿元;产品数量达19507只,较2015年底增加1279只。

  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前20名的券商今年第一季度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就达到2.67万亿元,在总资管规模中占比约为19.45%。其中,中信证券在主动管理业务规模上依旧排名居首,约为4547亿元;而与2015年底相比,主动管理规模增幅最大的券商则为中银国际证券,达39.09%。广州证券、财通证券资管则都是主动管理规模首次排名进入到前20名。

   20家券商主动管理规模

  占总资管规模20%

  上周,基金业协会同时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证券公司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前20名的数据,仅这20家券商的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就达到2.67万亿元,在总资管规模中占比为19.45%。而就在去年上半年的数据中,89家券商的主动资产管理规模仅为2.19万亿元,不及今年一季度前20家券商主动资产管理规模之和。

  在主动管理业务规模上排名居首的依旧是中信证券,为4547亿元;其次是广发证券资管,主动管理规模为4403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国泰君安资管,主动管理规模为2346亿元。主动管理业务规模过千亿元的有8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广发证券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申万宏源、中银国际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齐鲁证券资管。

  从主动管理规模增幅上来看,与2015年底相比,中银国际证券的增幅最大,为39.09%;其次是广发证券资管,增幅为32.02%;排名第三的为光大证券资管,增幅为30.69%。而海通证券资管的主动管理规模则呈现下降趋势,降幅为2.36%。

  资管业务在券商的发展蓝图里正在一步步地扩张,目前,已有17家券商成立资管子公司。而主动管理业务则是券商资管的核心竞争力,在本次主动管理业务规模排名前20名的券商中,就有9家为券商资管子公司。

  同时,在15家有数据可比的券商中,有两家券商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已经超过50%,广发证券资管的主动管理规模占其总资管规模的69.32%,为占比最高的券商;其次是齐鲁证券资管,主动管理规模占其总资管规模的55.04%;国泰君安资管位列第三,主动管理规模占其总资管规模的38.4%。而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相对较低的则为德邦证券、招商证券资管、海通证券资管,分别占比12.09%、16.58%、18.63%。

  广州证券、财通资管

  首次跻身20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证券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前20名的排名较2015年底进行了“大换血”,其中,华泰证券资管超越申万宏源排名第四,主动管理规模为1806亿元;中银国际超越中信建投排名第六,主动管理规模为1498亿元;华融证券超越中金公司排名第12位,主动管理规模为776亿元。此外,广州证券、财通证券资管均为今年一季度新进,而国信证券被挤出前20名。

  其中,广州证券在截至去年9月底的主动资产管理规模仅为173亿元,而今年一跃挤进前20强,主动资管规模已达到516亿元,排名第17位,增幅达198.27%。而去年刚成立资管子公司的财通证券,在截至去年9月底的主动资产管理规模也仅为260亿元,今年一季度同样跻身前20强,主动资管规模达到482亿元,排名第20位,增幅为85.38%。

  财通证券资管在竞争中大幅上升,其总经理马晓立曾表示,首先,得益于出色的主动管理能力。权益投资的整体实力也正显著提升,从体系构建到业绩表现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其次,凭借市场化管理运作、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财通证券资管在业内率先打造合伙人文化、践行员工持股计划以集聚人才优势,现员工人数已超过100人。第三,坚持客户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积极布局多元化产品,各项业务能够齐头并进,以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灵活多样的投资理财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此外,从今年一季度券商总资管规模前20名来看,中信证券依旧位居榜首,地位稳固,管理规模达12354亿元;其次是华泰证券资管,管理规模达8355亿元;排名第三的是申万宏源,管理规模达6812亿元。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