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05:2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铁总组团赴马来西亚 意在新马高铁项目

  本报记者 梁励 广州报道

  为争取新马高铁项目,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中铁总”)总经理盛光祖率领团队,5月23日开始访问马来西亚。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中铁总的访问团队伍庞大,涵盖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至少六个单位的负责人。

  据报道,作为中铁总“一哥”的盛光祖是应多个单位的邀请来马访问的,中国一直以来对新马高铁工程非常感兴趣,此行也是为了争取新马高铁的项目,并将与多名相关负责人见面。据悉,盛光祖此行将与马来西亚陆路交通委员会(SPAD)、交通部长廖中莱等人会面。

  “反正肯定会给中国,现在是全部给(中方)还是部分给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东南亚问题首席研究员许利平说。

  全部给还是部分给

  “我觉得这次希望还是蛮大的。” 中国社科院东南亚问题首席研究员许利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首先,在新马高铁项目上,实际主动权是在马来西亚手中,而不是在新加坡手中,毕竟新马高铁的主体部分是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只是其中的一个站点。其次,从态度上而言,马来西亚方面还是倾向于中国的高铁,而新加坡是倾向日本的新干线。

  与新、马两国的专家交流后回国不久的许利平认为,这个单子最后肯定会给中方,但不确定是否全部给中方,日本也有可能在信号灯等方面分担一部分。 “反正肯定会给中国,现在是全部给(中方)还是部分给的问题。”他说。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间的新马高铁设计长度约为356.1公里,其中马来西亚段的长度为326.1公里,新加坡段的长度为30公里,线路计划连接吉隆坡“马来新城”和新加坡裕廊东,经过芙蓉、马六甲、蔴坡、巴株巴辖和努沙再也五个城市,约需耗资120亿美元。

  中方有自己的优势

  新马高铁项目显然是一场持久战,尽管中铁总早在2014年就在国家发改委的协调下牵头共同组建了一支包括中投、进出口银行、中车、中铁建等在内的联合体,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沟通工作,但中方公司仍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利平认为,中方面临主要的压力还是新、马两国对中日两国铁路的印象上,两国普遍认为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而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较短。“我们的高铁需要向外界展现我们的技术也是优越的、成熟的,还有安全性也是需要向对方展现的。”

  许利平还认为,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的竞标成功也是中方的一个优势。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预计将在今年7月,签署兴建新马高铁的合作谅解备忘录(MOU)。马来西亚首相纳吉5月16日在伦敦宣布了这个消息。他说:“我们预计将在今年7月与新加坡签署(新马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我们的目标。”

  纳吉表示,新马高铁计划是让世界各地企业感到振奋的工程。他说,高铁完工后,往来吉隆坡与新加坡只需90分钟,大大缩短了两地的往来时间。

  根据新马两国在2013年达成的协议,两国最初预计此项目在2017年开始动工,于2020年完工,但后来发现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克服,因此同意将完工日期推迟至2022年,如今看来可能还得推迟,最快要到2027年才能正式营运。(编辑 赵海建)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