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02:45 证券时报

  作者:林隆鹏

  当前股市弥漫着各种悲观情绪,投资者在2800点附近反复强调注意风险。仅在一年前,不少投资者于5000点处放马高歌,遥望万点。

  回首上一轮5178点牛市,投资者犹如做了一场春梦。归纳上一轮牛市的逻辑,无非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是流动性充裕,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升风险偏好,两个基本点分别是转型、成长和改革。转型、成长是创业板的牛市逻辑,改革是主板的牛市逻辑。其中,一个核心是必要条件,只有流动性充裕,才可能有牛市,但不是充分条件。两个基本点逻辑统一市场认识,让资金能够认清市场投资方向,从而大胆进场,引发牛市。但是,在杠杆的背景下,创业板的大涨远远超出其本身业绩的增长速度,而改革推进的速度短期也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因此,股市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作用,自我纠偏,导致了去年下半年的大幅波动。

  股市的大幅波动充分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讲概念,用高杠杆催升的投资者情绪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是,投资者也不能泼洗澡水,把孩子也泼出去,完全抹杀了市场的发展进步。

  事实上,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靓丽,依靠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整体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增长,增速创下近3年来新高。创业板504家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70%、25.29%,不但大幅高于A股整体水平(2015年A股整体业绩增速放缓,2843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仅增1.09%,净利润同比仅增0.64%),同时也高于创业板2014年增速22.79%、18.84%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转型、成长效果非常显著。

  同时,改革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强中。5月20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此外,近期不少国企上市公司也纷纷停牌,这些都表明改革在大家预期大幅回落之后很有可能再次超预期。

  当前投资者对经济L型充满担忧,但是实体经济L型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复苏预期不能在曲折中形成,也不意味着股市就失去向好的可能。投资不是投资上市公司的过去,也不是投资上市公司的现在,投资的真谛就在于寻找超预期。

  研究发现,日本1975-1980年,台湾地区1986-1990年,韩国1999-2006年,德国90年代后,均是在经济L型的背景下,政府痛下决心,推动改革和经济转型,投资者预期明显好转,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在经济数据表面上没有出现大幅好转的时候,股市反而走出好行情。

  同时,股市的好行情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资本形成和股权流转,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所以,慢涨也是生产力。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6年慢牛比较好地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股市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尤其当前中国股市体量巨大,已经不可能为任何力量所操纵。但是,适当的引导和合适的监管可以稳定投资者预期,抚平股市可能的巨幅波动,引导出股市内在的生机。虽然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让股市慢涨,但是,如果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持续、改革推进抱有强大的信心,能够认清形势,统一预期,让股市保持健康发展。股市健康发展了,反哺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正反馈、正循环,那么,A股慢涨也并非不可能。

  沙漠中,两个迷路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悲观者绝望地说:完了,只剩下半瓶水;乐观者却高兴地说,有半瓶水就有希望。结果,悲观者倒在了离水源仅有百步的地方;乐观者却凭着半瓶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同样是面对中国经济的困难,投资者不能像寓言中的悲观者一味地担忧和抱怨,结果可能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要像寓言中的乐观者看到困难的同时还看到希望,以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渡过困难的洗礼,反而能突出重围,进一步发展壮大。预期的管理其实非常重要。

  (作者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