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4日06:33 时代周报

  马云奥巴马共进午餐:人人都是外交家

  [摘要] 当二马私聊变成公共外交事件,能看出的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认知范围。

  孙兴杰

  马云去白宫和奥巴马吃了个午餐,至于午餐期间谈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反正马云对记者说,午餐非常不错。

  当二马私聊变成公共外交事件,能看出的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认知范围。

  去年APEC会议期间,马云和奥巴马同台聊了半个多小时,会后,奥巴马邀请马云访问华盛顿。这一次的白宫午宴可说是上次聊天的延续,如果是普通人因会议而结缘,最终成为常来常往的朋友,倒也不足为奇,但马云是亚洲的富豪,而奥巴马则是世界上最具有权势的领导人,这两个人的会面显得不同寻常。更为重要的是,当中美关系处于微妙的时刻,一位中国企业家能够到白宫与美国总统聊天,至少让外界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另一层面:除了传统的政府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

  与中国其他的富豪不太一样,马云性格外向,近些年来一直穿梭于国际外交舞台,从达沃斯论坛到APEC会议,从纽约经济俱乐部到白宫午餐—马云已经成了中国对外经济外交的符号性人物。阿里巴巴代表着开放经济的发展方向,马云到美国发表演讲,阐述自由贸易的理念,本身已经是非常有标志性的事情。美国是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自由贸易的棋手。与美国相比,中国是全球化规则的获益者与遵从者,没有全球化就没有马云。

  身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巨头,阿里巴巴本身就是媒体,马云也是如此,他不仅是优秀的企业家,更是沟通技巧一流的媒体人和演说家。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企业家都必须拥有跨文化、跨民族交流的能力,马云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是中国民间外交的代表。当今世界之外交,已经不再是我们最初理解的那个样子了,不再是职业外交官在密室之中的唇枪舌剑,而是多通道、多层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舆论场。人人都是外交官,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对马云这样的商业精英来说,他们已经是外交官了。原因很简单,任何伟大的企业都不再仅仅是民族的,而必须是世界的。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国,但是阿里巴巴是在美国上市的,在马云草创这个企业的时候,主要的投资人并不是中国的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而是雅虎等海外企业。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大抵都有这样的特征:它们是全球化的产物,而非“池中之物”。马云甚至提出了EWTO的倡议,即在互联网时代的WTO。毕竟,WTO还是政府外交时代的产物,由政府来制定经济的规则,那么互联网时代呢?企业才是经济外交的主体,这也是奥巴马向马云讨教如何激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所在。

  中国的核心权力和优势在于经济,尤其是嵌入到全球化过程中的创新经济。中美之间能够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关键,或许就是如何发挥企业家等非政府官员们的创造性与活力,当马云们到白宫不再是新闻的时候,也许中美关系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有人猜测,奥巴马请马云到白宫一叙,主要是想让马云为即将成立的奥巴马基金会捐款,这可能同时低估了二人的格局。此外,如果拿着白宫这个金字招牌为自己牟利,奥巴马也就犯了政治大忌。当然,二人不可能一直对这顿午餐的谈话内容保持沉默,无论奥巴马还是马云都是公众人物,都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而信息的共享是互联网最大的本质。在媒体的紧追不舍下,我们有可能在未来知道二人到底私聊了些什么。

  (作者系吉林大学教师,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