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3日01:03 经济参考报

  城市轨道建设降门槛 钢铁或迎发展机遇

  近期有消息称,国内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范围或将扩大。此前我国申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是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现将标准下调至城区人口达150万人以上即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业内人士表示下调申报城市标准,一方面交通需求增长方便市民出行,另一方面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一二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现饱和,中小城市存在发展机遇,以西方国家为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仅为100万人。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其中,重点推进103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

  自2011年开始,房地产投资接连增速下滑,电力、基建项目上马缓慢,钢材去库存之路漫漫。今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逐步回升,给予钢材市场一定信心支撑。加之年后钢价一路飙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水涨船高”,纷纷复产以抓住难得的机遇。

  而轨道建设的推进更是锦上添花,照亮了钢铁行业前行之路。此次建设城轨门槛降低,将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建设行列,数据显示,我国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约30座,150万以上的约90座,那么意味着新增城市多达60座,市场扩容近两倍。

  此前笔者曾经统计过2015年的城市轨道建设项目,加上今年发改委批复的三项,累计投资公里数2357.4公里,累计投资1.177亿元,那么粗略估算将带动钢材消费1.32亿吨。虽然相较于巨大的钢铁产能来说,比例不足15%。但是这仅仅是城市轨道建设,此外,国家还将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其他项目的建设,钢铁行业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金银岛资讯)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