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8日06:57 21世纪经济报道

  8位资管大佬谈2016年债市:投资机会有限,加强个券研究

  

  编者按

  据国家统计局物价数据显示,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上涨2.3%。CPI同比环比涨幅均连续多月回升。而中央政府加大2016年货币财政刺激力度+下调GDP增速,极有可能推升通胀上行,货币进入贬值通道,居民如何保卫手中的财富不贬值不缩水,理财势必成为最重要的渠道。

  为洞悉最新理财趋势,培育全民健康的理财观念,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世纪资管研究院在“对话资管30人”的基础上,将重磅发布《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展现当下居民理财的真实渠道、产品选择,并将在今年的“2016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正式发布。

  本报记者 杨晓宴 上海报道

  无论是银行理财资金,还是保险资金,债券都是资产配置的主力军。

  回想2016年初,市场还在讨论“债牛”能否延续;而眼下,随着债市违约风险不断暴露,银行间资金面不时趋紧,流动性风险隐现,市场已达成共识:今年的债券投资,挑战大过机会。

  从3月起,21世纪经济报道团队推出对话资管30人系列专访。截至目前,特为读者整理8位资管大佬对于2016年债市投资的一手观点。

  几乎所有受访资管人士均认为,今年债市面临压力,信用利差保持低位,投资机会远小于去年。不过,作为银行理财的基础配置,债券仍会保有基本仓位,从行业整体来看,约占投资资产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观点一致性表现在债券投资缩短久期(3年内)和加强个券研究;意见分化表现在对交易性机会的把握上。以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戴娟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要提升交易型策略的把握,从传统的配置型向交易与配置均衡型转变。而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岷表示,今年最大的调整,在于结构性减少交易性资产的配置,控制债券委外投资规模。

  虚拟圆桌嘉宾:

  华夏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李岷

  兴业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顾卫平

  平安银行资管事业部副总裁郭新忠

  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

  浦发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杨再斌

  中信银行资管事业部总裁马续田

  南京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戴娟

  江苏银行资管部总经理高增银

  大方向:投资机会有限

  《21世纪》: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判断2016年的债市走向?

  李岷:目前来看,全球经济除了美国表现较好外,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均出现经济减速,加之在美元升值预期背景下,国内经济环境仍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主体降低财务杠杆和去库存的过程中,国内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相机抉择,将成为决定2016年市场利率变化和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的主要因素。

  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已成,也会对债市形成压力。在历史上,房价上升对债市压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房地产销售带动投资,拉动经济回暖;其二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带来货币紧缩风险;其三是货币分流效应。不过今年前两个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不必过度放大房价上涨的负面影响。

  戴娟:从基本面看,若经济复苏迹象较明确,人们对改革的信心也将增强,风险偏好随之提升;反之经济若无明显好转,稳增长压力更加突出,市场情绪将持续低迷。此外,通胀可能将在下半年到达年内顶峰,对债市冲击加剧。

  从资金面看,美联储加息进程到达关键时点,三、四季度加息可能性较大,进一步限制收益率下行空间。

  总体来看,2016年下半年债市面临多方压力,预计收益率重新回调,但在为改革创造适宜货币环境的背景下,收益率上行不会太多。

  《21世纪》: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今年债券配置有何调整?

  戴娟:在整个银行系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其中约80%投向信用债,利率债占比较低。银行理财对信用债的刚性需求很大,但2016年信用债风险暴露越来越多,且资产收益下降。我们认为,从资管的角度,今年的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相对有限。

  郭新忠:预计今年债券市场偏平淡,缺乏趋势性机会,可能围绕经济数据变化和政策微调展开较为频繁的窄区间波动。目前投资国内的债券市场一是利率处于历史低位,需忍受低回报;二是信用利差过小,对信用风险补偿不够,因此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缺乏吸引力。我们对债券市场的整体预期不高,但由于银行理财资金体量大、配置压力大,债券又是相对可得性最高的资产,故仍将是主要的基础仓位,但不会像去年那样作为重点来配置。

  顾卫平:虽然今年并不是债券投资的好年份,但还会满足基本配置需求。今年我们对债券的配置比例不会有大的增加,也不会降低,但会考虑增加债券的委托投资,实现从债券的被动配置型投资向主动交易型投资转变。

  李岷:目前信用利差已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于信用利差能否覆盖信用风险的担忧越来越严重。信用利差压缩存在两个趋势性的力量:其一,银行理财加委外业务模式大发展,投资由表内转为表外,不需要考虑资本金占用的情况下,信用债更受青睐;其二,套息交易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体现为信用利差与资金成本的波动整体正相关,即资金成本越低、波动率越低的情况下,信用利差越低。

  操作策略:加强投后管理

  《21世纪》:具体如何操作债券投资策略?

  戴娟:具体投资策略方面,首先,加强行业筛选,严防信用风险,关注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行业变化,比如产能过剩、去库存、去杠杆等;同时,民企出险概率较高;也需关注跨市场的套利机会,对银行间债券和交易所债券进行比较和筛选。

  其次,改变以往配置为主的投资策略,向交易与配置均衡型转变,投资信用债,不能简单依赖信用评级,应该加强对个券的分析,降低对风险的容忍度,而且需要像做贷款一样投资债券,进行投前、投中、投后的管理,增加波段性操作。

  郭新忠:在操作上将主要采用高信用策略和配合适度的杠杆,并同时加强入口控制和过程管理,在准入上精挑细选,在投后管理上重视对风险的预判和对风险债券的及时处置。

  李岷:在债券市场中,我们将更多地把握中短久期策略,同时结合央行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利率走廊的引导,以及中美同期限国债信用利差走势,适度增加对于利率债和金融债的交易头寸,加大对于信用债券组合的风险管理,通过强化信用分析团队来动态管理债券信用风险。在信用类固定收益品种上,我们将逐步增加对资产支持证券的配置力度,尤其是基于零售信用资产为基础的证券,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非过剩产能行业的PPN和中票的配置。

  马续田:所谓增强固定收益,一方面是在债券的筛选上,更加注重收益和风险的匹配,更建议配置AA+以上。

  高增银:2016年债券市场波动性可能会下降,目前高等级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上较低位置,信用事件又不断增加,“躺着赚钱”的机会已一去不复返。从风险收益比来看,目前市场上仍有一些品种性价比较好,如一些城投类和一些私募类债券。

  陈德贤:从保监会公布的行业投资数据看,截至2015年底,债券配置比例较2015年初下降3.5个百分点,同时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但在利率下行趋势中,债券价格有上升趋势,其他固收类产品也有一定机会。

  风险点:对委外加强监管

  《21世纪》:今天债市投资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杨再斌:流动性风险累积,加之传统观念没有转变,资金拥挤在传统的资产中打转,造成现有信用风险定价体系扭曲。表现在房地产债利率和国债利率等同,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等同(同期限的信用债和同期限的银行存放利率差不多)。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先是放开资产端,商业银行已经习惯资产端价格波动,但是对资金价格波动还没有切身体会。这几年银行习惯资金价格一直往下走,当忽然出现波动,很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

  基于对风险定价问题的判断,要利用目前市场资金宽松期,快速调整表外的资产负债表,产品体系、投资组合策略都要迅速做出调整。

  顾卫平:今年的市场会有一个风险利差纠偏的过程,对于发行主体属于敏感行业或久期较长的债券,发行成本将有所上升。作为投资者,关心的重点也会从收益转向风险。

  李岷:在经济下滑、通胀回落的推动下,2016年收益率向上的风险不大。政策推动的去杠杆或对银行理财委外行为加强监管是比较值得担忧的风险点。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йûмתĿռ

йĺ۾ߣ̫ܷתʽı仯һûڶûҪûһɹйáת䡱ܵ

ϣ

Ȩʿô

δҹ߽ص㣺һǽעػ߶Ŀƽ⡣ҹʻԻߵĸЧӦǽڴ¹߽һǿߵ

˭Ҹ˰

ͽǴô۸ɵɵֲ塣ʵʿ˵Ĺֵûдﵽй˾ʲ100%Ǿ飬Ǿǽǡشģ鲻Ҫո

ȡԤǷزĸͻƿ

ӹԣȡԤʵϾҪͿ̵IJܸˣ̷õءŵĶܣٽزҵԻع顣Ƕ˿̵ġҡ𿪷̵Ŀ־塣ֿ־岻عȵǺͷŴ󣬳ǿ̾Ӱطߵ򲢲ʵ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