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7日20:53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最低工资涨得太快?

  文/张萧然

  经济下行压力将向大多数人的钱袋子施压。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人社部决定在一段时间内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间,由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改为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且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这预示着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周期将延长,而工资涨幅将放缓。

  对于原因,据权威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着眼于当前已放缓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是为企业减负。“如果还按过去几年那样快速上涨,企业承受压力会更大,这样只会导致企业裁员来减轻负担,最后只能推高整体失业率。”

  目前人社部的决策还停留在讨论阶段,但事实上,最低工资涨幅放缓已成近年的一个趋势。从近年全国最低工资增速来看,涨幅基本也在逐年走低。2011-2015年,已经调整地区平均增幅分别为22.1%、20.1%、17%、14.1%、14.9%。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并非目前工资涨幅放缓,而是过去最低工资标准涨得太快了。在某种程度上,最低工资标准涨得太快了正成为当下工资标准调整的一个依据。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了13.1%,超过了13%的目标。

  事实上,这种观点明显站不住脚。13.1%的增幅只是刚刚超过目标,就数据来看,“十二五”期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符合国际公认的40%-60%标准。此外,“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存在补旧账的因素,即我国工资基数太低。

  最低工资标准是多项指标的反映,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物价和公平等问题。当所有的物价都像坐上了动车、火箭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工资涨了多少。就简单的案例来说,当下的100元和20年前甚至10年的100元都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有关部门在大张旗鼓地放缓最低工资标准,而另一方面却在大幅上调公务员工资,明显有些不妥。最新消息显示,2016年公务员工资基本比例要提高5%。虽然消息称,这是公务员工资9年未涨后首次增加工资。但这是否会引起某些人的不良情绪,还需要有关部门统筹把握。

  “兜底线、可持续”是“十三五”规划为最低工资设定的基本定位,这也意味着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要兼顾人均GDP增长和企业对人工成本提高的承受能力,还要与劳动生产率相协调、满足低收入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也许过去几年最低工资标准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如果因此判断增长过快,并因此放缓最低工资涨幅,显然有些简单粗暴。只有综合各种因素,并兼顾保底线的原则,才能做出公平合理的决策。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йûмתĿռ

йĺ۾ߣ̫ܷתʽı仯һûڶûҪûһɹйáת䡱ܵ

ϣ

Ȩʿô

δҹ߽ص㣺һǽעػ߶Ŀƽ⡣ҹʻԻߵĸЧӦǽڴ¹߽һǿߵ

˭Ҹ˰

ͽǴô۸ɵɵֲ塣ʵʿ˵Ĺֵûдﵽй˾ʲ100%Ǿ飬Ǿǽǡشģ鲻Ҫո

ȡԤǷزĸͻƿ

ӹԣȡԤʵϾҪͿ̵IJܸˣ̷õءŵĶܣٽزҵԻع顣Ƕ˿̵ġҡ𿪷̵Ŀ־塣ֿ־岻عȵǺͷŴ󣬳ǿ̾Ӱطߵ򲢲ʵ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