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6日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在岸与离岸之间的汇差一度达到398个基点。这反映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当然,目前还不是很强。

  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4月份的外贸数据不如预期,当月出口额增速下滑,累计出口额仍然是负增长。同时,经济形势也不如预期,表现之一是4月PMI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至50.1%。在外贸数据发布后不久,国务院于5月9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显示我国对外贸复苏的重视。这使市场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刺激经济的预期再次泛起。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在5月3日到5月10日出现六连升,5月11日小幅回调之后又上涨,这使美元的升值预期增强,相应地,人民币贬值预期也有所增强。

  这两方面的理由都不是完全成立,因此,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其实也站不住脚。

  美元指数这几日较大幅度上涨,与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有官员暗示货币政策还可能进一步放松有关,与此同时,美联储的几位官员发表了鹰派言论。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书面答复一位国会议员时称,预计美国经济继续强劲运行。这给5月初跌入阶段性低点的美元指数打了强心针。但是,虽然美联储看起来有底气,但美国经济数据却难以为他们撑腰,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只有0.5%,就业数据也不如预期。现在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小。这将使美元很难持续走强。日本和欧洲一直都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意图,但美欧日也会维持彼此间汇率的基本稳定,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小心翼翼地避免美元对欧元的大幅升值。

  我国靠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刺激经济的可能性很小。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我国的政策目标。近期,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又指出,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要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而且,权威人士判断,我国经济运行将是L型的走势。这意味着,我国不会靠刺激出口追求经济过快增长。

  从实际操作来看,我国通过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维持着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白揭示了现行的汇率机制——“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在这个机制下,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主要是为了保持当日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上一日人民币汇率指数相对稳定。那么,在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收盘汇率基础上会有所升值;反之,则会有所贬值。

  在这一机制下,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例如,5月12日,由于前一个交易日美元对其他货币较大幅度贬值,当日中间价报6.4959,较上一交易日升值250个基点。但从较长时段看,由于美元对其他货币不具备大幅升值的条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也会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会维持基本稳定,这不但是政策的承诺,也有机制的保证。我们有必要把政策意图表达得更为坚定,把汇率机制解释得更为清晰,因为这样做可以及时地遏制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在汇率市场上,引导预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8月汇改之后,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度非常强烈,导致跨境资金流出规模很大,使汇率政策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再度出现这样的局面,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刚刚泛起时就要及时地消解,这不但需要在岸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发挥作用,而且需要对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流动性进行调控。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