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4日01:54 证券时报

  今年3月左右,股市逐渐从年初暴跌的阴影下摆脱出来,开始了些许反弹。特别是在全国“两会”期间,行情有了较为明显的升温,市场看多热情有所高涨。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后市预期的分歧,也是在不断地放大。

  有人基于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以及当期信贷投放大幅度提高的事实,得出了经济开始复苏,股市也将随之上涨的结论。有的认为反弹幅度将达到20%,也有的则认为会出现千点级别的反转行情。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这么乐观,还是有人坚持认为反弹行情将受阻于3000点一线,后市还将走弱。从这段时间的时间来看,尽管股指一度上行到了3100点附近,但并没有有效站稳,并且从4月份起开始下跌,到了6月初更是再度试探2800点,全国两会以来的涨幅基本被抹去。看得出,在此轮的多空较量中,目前还是空方占据主动。

  仔细分析一下,股市在二季度之所以表现不如人意,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在于实体经济走势偏弱。有人把近期股市的下台阶视为是管理部门暂缓“中概股”回归的结果,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在这之前,股市就已经上攻乏力了。有人敏锐地发现,期间人民币汇率在走低,并且连续几天创出近期单日下跌最大幅度的记录。去年8月份以来,几乎每次股市的下跌,其背后都有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事情发生。撇开国际游资运作的因素,应该承认货币的强与弱,还是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关的。从这个角度分析,看得出实体经济当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说在一季度出现的部分指标向好的趋势,与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信贷投放的快速增加有一定关系的话,那么当政府在房地产方面采取差异化政策,对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强化了调控措施后,那么可以想象的是,这个引擎就再没有能力全速运转了。而信贷投放在一定时期总是有相应的规模制约,不可能无休止地增加。果然,到了二季度,人们就看到了央行在信贷方面所发出的窗口指导信号,也就是开始了某种收缩。在这基础上,那种建立在经济因为房地产刺激以及信贷扩张而强势回升的预期,自然也就成立了。

  最近,某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声,强调经济是在走L型,并且还会持续几年,这就进一步从趋势上否定了经济增速会很快反弹的可能性,同时也必然促使导致投资者重新认识当前的股市。无疑,现在看来那种建立在实体经济强势回升并带来股市大幅度上涨的观点,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在前年年底股市展开大力度上涨行情时,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这是一波基本上与基本面无关的上涨。果然,它以杠杆交易盛行而兴,也因杠杆交易收缩而亡。一年多过去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然在探底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股市会出现超跌反弹,也会因为出现结构性行情而有所表现,但显然不可能走出类似反转式的走势,这是基本面决定的。任何试图脱离基本面来评判市场,其结果一定是脱离市场实际的。

  当前股市的大格局,就是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改变,一方面大盘需要进一步的整理,以夯实基础,消除之前暴涨暴跌带来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则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结构性行情,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股市部分品种重新估值与定位的需要。总体来说,今年是股票投资的小年。如果在这样一个小年中,还是对投资者抱有很高期望的话,难免会失落。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