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4日07:18 金融时报

  辨明政策方向方能消除预期分歧

  马梅若

  每次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都会引发市场多角度、多侧面的解读。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1和52.5,较3月回落0.1个和0.6个百分点。而财新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则分别录得49.4和51.8,分别低于3月0.3个和0.4个百分点。一时间,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

  这种舆论的徘徊与逆转并不罕见。进入2016年以来,从1、2月的数据偏冷、到3月多指标的回暖,再到4月部分指标的轻微回落,不断激发着市场各方的兴奋点和想象力,波动性的数据后不变的永远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争锋。

  应当承认,在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借经济数据窥探中国经济冷暖,甚至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想法不难理解。然而,任由波动的数据牵动着市场各方心绪真的科学么?理性的人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肯定不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如过山车般陡起陡落。

  面对这种短期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需要有权威的声音。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发声,纵论中国经济。其中“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的表述即在提醒各方:阶段性经济指标的波动只能作为参考,中国经济形势不可能用简单的乐观主义或一味的悲观主义所概括,更不能因某个指标的短周期波动而一惊一乍。

  为什么会出现认识上的分歧?

  笔者认为,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争议往往基于对政府宏观调控方向和落实程度存在的预期分歧。要想让各方认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潜力和韧性,至少得明确两个问题。

  首先,宏观调控往何处走。

  应当说,近两年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其中的微妙之处在于多重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

  从长期来看,上述三个目标是相辅相成,互有助益的,然而短期内结构性改革却难免让增速趋缓。可以说,稳增长考验着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程度,而调结构、促改革则挑战着政府对改革阵痛和可能带来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与利益阶层之间的博弈。其中的平衡极难把握。

  权威人士在回答中再次表决心。对于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房地产投资数据回暖的短期利好效应,决策层明确:尽管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让股市、汇市、楼市政策取向回归各自功能定位”、“尊重各自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等表述体现出,短期“保增长”的刺激之举将越来越少,为长远之计的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

  其次,如何保障中央政策在基层实践中不走样、不变形。

  实际上,中央推进改革、激发民资活力、支持小微、鼓励“双创”的政策基调一直明确,多项调控措施也在陆续出台。那么,为何很多顽疾始终难解?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基层实践过程中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或是答案。在现实中,中央政策与基层实践往往存在脱节,很多惠民利企政策沦为“空头支票”。其中原因很多,包括:政策细则不明确,难以实际落地;表面成本有所下降,隐性成本反而升高;办事人员推诿阻拦,不愿“放权”或者放权后也拒绝承担应有职责,奉行庸症懒症等等。

  因此,通过思维转换、制度约束、合理激励与惩处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扎实,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也是稳定市场各方对未来预期的一个关键因素。否则,市场各方对改革的方向、对发展趋势的预期仍难形成共识。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