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4日00:22 华夏时报

  3000万残疾人有就业需求 残疾人就业开启精准模式

  残疾人就业开启精准模式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加之毕业季的来临,残疾人就业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表示,“十三五”期间将依法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启动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公示各单位依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使用情况等。同时,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都要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同时,地方教育厅、民政厅、人社厅等残工委成员单位,至少要安排一名残疾人作为公职人员就业。

  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平均每年约有近万名残疾大学生毕业,和健全人一样,这些残疾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就此,北京、浙江、海南等地已纷纷通过再培训、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等形式精准地扶持残疾人就业。

  3000万残疾人就业难题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残疾大学生就业之路更加坎坷,尽管有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但在几十万就业大军面前,他们的就业之路难免出现窘境。

  就目前来看, 我国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安置残疾人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二是残疾人自主创业,主要是从事养殖、残疾车营运、家电维修、盲人按摩等;三是各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自1994年以来,政府对残疾人就业进行改革,通过给予相应政策上的扶持,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由此,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深度分析,残疾人就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从残疾人就业的机制上看,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比如,在残疾人求职方面,有些领域设限过多,不够宽松,有的刚性不强,操作困难;在残疾人自主创业方面,虽然各地也有相应的补贴、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但力度明显不够。”5月11日,一位去年大学毕业、后通过网店实现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那个残疾大学生的245份求职简历就是一个残酷的案例。

  2012年,一位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曾发出了245份求职简历进行求职,这个毕业生与众多的同学不同,他是个残疾人,因为儿时发烧引发的脑瘫留给他明显的印记,左手呈佝偻状,无法正常使用,右脚偏内近90度,走路一瘸一拐,为此,在求职路上经历了过多的坎坷。虽然,该毕业生最终找到了工作,但并非其对口的医疗专业。

  不过,据记者了解,当年仅辽宁省高校的毕业生就已高达26.4万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残疾大学生就业仅是残疾人就业的一部分。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按照国家统计数据,38%的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段,也就是说,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数量高达3000多万,如何解决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就业,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就今年来看,为了应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很多地方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比如北京,今年将加大促进就业政策力度,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就业创业服务规模;其中,将重点加强对残疾大学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精准模式就业

  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残疾人的保障和就业需求不同,为此,精准扶持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的力度越来越大。

  其实,早在2013年,中残联就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要求,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重点对象,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动达不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确定一些岗位,优先招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安排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乡镇、街道残联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岗位优先录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通知》还要求强化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各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为残疾毕业生收集并及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供他们参考和选择;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要将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帮扶重点,帮助其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

  对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残疾人群体属于自身能力弱、仅靠自己很难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所以,残疾人扶贫工作必须实现精细化“耕作”,牢固树立“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理念。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扶贫措施制定等方面都应该考虑残疾人扶贫工作实际,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中应该考虑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置就业。

  也就是说,残疾人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扶持残疾人就业已成为残疾人精准扶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记者了解,近日,多地残联已积极针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安置符合条件并有就业愿望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同时,各级残疾人服务机构、残疾人“一专两员”及社区公益岗等各类公益性岗位,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

  甚至有些地区会针对每位未就业的残疾人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就业档案,做好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工作,帮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并做好就业后的跟踪、回访工作。

  残疾人就业的工作越来越细化,安置的岗位也越来越精准。

  就此,李克强也曾专门就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他们就业和增收,既是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技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安排残疾人就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兜住和筑牢底线,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