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3日10:25 第一财经

  去年“股灾”后受到热捧的保本基金,近期恐怕要降降温了。

  “我们听到了要收紧保本发行的传言。”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实际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的确听到了要控制保本发行的说法,但并没有看到具体成文。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3月份至今共发行保本基金142只,截至5月12日基金份额总计2653.2亿份,同比增长了5.19倍。

  保本发行放缓

  去年后半年来,二级市场波澜起伏,几波大幅调整下来投资者风险偏好极度降低,权益类产品无人问津,反观以保本型基金为首的“保本”产品大行其道,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保本基金,是指通过一定的保本投资策略进行运作,同时引入保本保障机制,以保证基金份额持有人在保本周期到期时,可以获得投资本金保证的基金。显然,在不确定的市场风险下,保本基金的价值被充分体现与放大。

  不过目前,这种局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日来,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有传言称监管层在控制保本基金的发行,发行速度有所收紧。

  北京一家公募的产品经理称:“我也听说了保本基金不再接受申请的传言,貌似现在还没有文,但传闻是说要停。”

  “我们也是听到这么一个说法。”当记者向另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提出“保本基金是否暂缓受理”这一问题时,该投资总监如是表示。

  “要受到控制、但是没有准确消息,更没有下发文件”是本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得出的结论。

  不过,也有深圳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并没有收到要控制保本发行的要求:“我们没有收到通知。”亦有业内称,有可能是相关部门对个别公司——很可能是之前密集发行保本的公司——进行了口头指导。

  统计显示,过去一年保本基金发行数量共计12084亿份,平均发行15.34亿份,目前仍在发行的保本基金有11只。

  或与反担保有关

  “据说要控制,但是没有准确的消息。因为跟净资产的规模有匹配要求的,虽说离着净资产的上限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因为目前保本基金的规模太大了,是存在理论风险的。”北京一家老牌公募的副总经理指出。

  该副总经理所指,是证监会于2010年下发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中第七条规定:已经管理的保本基金及拟申请募集的保本基金中,由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及由保本义务人承担偿付责任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该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的30倍。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则认为,基金公司都会遵守净资产不能超过30倍规则,如果基金公司净资产有10亿,当保本基金发到200-300亿规模后,保本就不再发了。

  关于保本基金收紧原因在市场上的另一种说法,则是与基金公司的“反担保”有关,也就说可能存在基金公司给担保人提供了反担保,随着规模的不断膨胀,显然这对行业来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可能一个原因是基金公司在里面有反担保,但是具体原因还没有确认。”上述公募投资总监表示。

  本报注意到,按照《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基金公司和担保人签订的合同包括保证合同、也可以是风险买断合同。但如果基金公司要进行“反担保”,《指导意见》中并没有给出相关的说明。

  “之前没有禁止,所以也就意味着能做。”北京一位资深基金人士指出,保本基金的实际担保人是基金公司,而不是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只是一个通道。

  由于保本基金重仓在债券,一旦债券出现类似山东山水的债券违约风险,基金公司就要承担相当的损失。

  “实际上保本基金都是暗含‘反担保’的,一旦出现损失是由基金公司赔偿,基金公司赔偿不了的才有担保公司赔偿。”北京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现在股债双熊,如果保本基金做不出安全垫,未来两年还是熊市的话,到保本基金集中到期的时候出现兑付危机,对行业信誉是有损害的。”上述沪上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йҪصĵ

ΪйҪصĵǡ֤Ͷгȶ͡žΣṹھЭƽͬʱҲòĿѡأȡᡣ

ά

ǰAɸĸҪìʲô

йתȱֱʵֲ֧ǵǰAɸĸҪìܣӿȷעƸĸ·ͼʱڸĸսϣҪַʱгԹĸ֧֣עҪĻʩ裬ҲDZСͶߴʩǰᡣ

DzǺͶѡ

ڰôڼѾأҵʲծҵʵʩϸŴծİҵٸIJѹҵΣֱ٣ͥĿǰծˣƽÿͥҪÿµ20%룬Գÿծ

˭вԪĩտ񻶵ĵ

вԪܹĩտ񻶣гͶĽʵƶȽϴ©¡AɵгǷͶġͶʡĻˣвԪûݡĩ֡ûгɡɡǵıһĻҲͲΪ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