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下行中小房企危情 中型房企难越周期之槛

2014年07月01日 16:09  《东地产》  收藏本文     

  东地产 报道

  在由中型房企向大型房企前进的过程中,下行的行业周期成为中型房企的阿喀琉斯之踵。

  近期以来,中小型房企危机频发,创始人跑路、信托兑付危机、甚至企业破产事件频繁发生。

  中小房企地产频频暴出的资金链等问题背后,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型房企艰难的全国化之路。以中小房企地产的扩张为样本,《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微信号:dongdichan)记者研究发现,中型房企要从地方化迈向全国化,将面临的困难重重。

  

  地域影响发展路径

  

  无论是已经完成全国布局的大型房企,还是在2012和2013年扩张迅猛的成长型房企,发展路径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2013年共有7家房企的销售额超过千亿,其中有6家总部位于一线城市,包括深圳2家(万科、中海),广州3家(保利、碧桂园、恒大),和上海1家(绿地),唯一的例外是大连起家的万达。

  一方面,东南部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较早,为这些房企的早期发展和占有市场奠定了基础,比如万科、中海;另一方面,一线城市较快的周转和去化速度有利于房企的发展,资金回笼后能迅速用于新一轮的扩张,比如绿地、保利等。

  而二线城市起家的房企发展就没那么顺利:

  以绿城为代表的浙江房企布局大多在江浙沪和北方沿海地区,这些房企注重品质和细节,周转缓慢,曾因江南地区的富庶而发展良好,如今受累于调控和浙江中小企业等的不景气,陷入资金链危机。

  来自天津的孙宏斌运营融创时选择了“区域深耕”,而其余大多北方房企到了南方后“水土不服”,仅在北京和周边开发,仅有首创置业等少数北方房企在上海“试水”,因此规模普遍不大,但要“存活”并无问题。

  除了龙湖外,其余渝派房企的全国化道路并不顺畅,布局更是有待商榷。由于与重庆的地理位置靠近的均是中西部城市,消费能力较弱,不少渝派房企在选择城市时均十分“迷茫”,导致过于分散。如金科,在中西部、北京、江浙等均有布局;中小房企则在上海、北京、江浙、海南等布局。“摊子铺得太大”无法集中公司资源,对于发展中的中型房企来说是大忌。

  与之相反的是,近几年发展较为成功的闽系房企,最值得学习的便是战略准确和城市选择清晰。除了曾在北京有过项目的泰禾选择了北京作为深耕的地点,旭辉、阳光城、正荣、融信、中骏、建发等均选择了上海及周边作为“走出福建”后发展的第一站,通过集中拿地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也借机打响了品牌。

  从一线房企挖人双刃剑

  

  在规模化的过程中,中型房企往往要摒弃家族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

  而这些职业经理人,则大多是中型房企从各个大型房企挖来的高管,有着更宽阔的眼界和市场经验。中海、龙湖、万科等,均是中型房企“挖人”的“重点对象”。

  同样以闽系房企为例:阳光城从龙湖“挖”来的陈凯、王锋等为公司成功扩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荣上海总经理章建波是从绿城“挖”来的;泰禾上海总经理沈宇嵩则“挖”自九龙仓。

  采用职业经理人团队同样有弊端,例如在公司发展产生问题时,职业经理人往往流动性更强,容易对“军心”产生影响。如同样在5月底,谋求全国化却成效并不显著的云南房企俊发集团CEO赵彬便被传离职,至今俊发和赵彬本人对传言均是模糊处理。

  

  差异化之路难走

  

  “差异化”是不少中型房企如今正在追求的,但市场情况决定了“差异化”和“规模化”很难共存。

  中型房企最为传统的扩张方式便是“高周转”并且“主打刚需”,如旭辉“刚需中的刚需”的定位使其产品均能得到快速去化,从而提高周转速度,在扩大规模时负债率也并未超过警戒线。

  同样采用高周转战略,并发展迅速的还包括新城、蓝光地产、海亮地产等。

  差异化道路则难走的多。

  最为成功的例子是华夏幸福,其“园区+地产”的模式得到了一致认可,该模式的成功使其能在产品异地复制时占有更大优势,同时还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城镇化等概念。

  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方兴地产的“只做高端住宅”,成功树立了“金茂”这一品牌,能获取很高的利润率。但该模式对于资金的考验,恐怕只有背靠央企强大的资金后盾才能承受。

  朗诗、三湘、当代置业等所做的“绿色科技”地产则面临“叫好不叫座”,“绿色”一直被认为是房地产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建造时也投入了更多的成本,但品牌溢价未必比挂一个“万科”“绿城”的牌子等高。

  就连一些大型房企,如富力、雅居乐等,也常因在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上的大笔投资而遭受非议。

  一些正在转型的中型房企主打商业地产,其实同样面临风险。商业地产的回报缓慢,投入巨大,给中小房企的资金链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资金成本蚕食利润

  

  很少会有房企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扩张,适当地利用财务杠杆能使房企不错过好的发展时机。从融资渠道来看,由于A股融资渠道关闭,银行贷款较难,因此房企依靠的主要还是海外融资、基金和信托3种模式。

  海外融得的钱是最为“便宜”的,发行债券大多利率在5-10%,部分评级高的公司甚至仅有3-4%。这也使得房企纷纷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在香港获得融资平台,中小房企一直谋求香港上市也是为此。

  未上市房企或是A股上市房企不得不使用成本更高的资金。

  在金融观念领先、民间资本更强的南方,房企均采用了和基金合作的方式,如阳光城和歌斐基金的合作。

  对于渝派房企来说,发行信托是最为普遍的的融资渠道,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至今,金科与中铁信托、平安信托、兴业信托、长安信托等数家信托公司合作,累计融资超60亿元,且多数为权益类信托融资,年利率10%~15%。

  这样的资金成本也进一步“盘剥”了中型房企为了快速周转,而本就不高的利润率。于是在迈向大型房企的阵营中,中小房企面临资金成本的巨大考验。

  眼下,随着行业周期的持续下行,对中型房企来说,全业狂欢的日子正在远去。能否另辟蹊径,找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才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徐才厚被开除党籍 简历/图
  • 体育世界杯-德国加时苦战晋级 八强战法国
  • 娱乐章子怡示爱汪峰遭恶搞 爆粗回击:扯nmb
  • 财经陈光标捐不到9万美元 纽约援助会后悔
  • 科技陈晓薇归来: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
  • 博客马未都:陈光标美国撒钱闹剧太丢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三胞胎女孩全考上大学 父母愁生活费(图)
  • 沈建光:数据显示经济将出现拐点
  • 天天说钱:调整存贷比等于全面降准?
  • wu2198:四类股7月有大涨潜力
  • 沙黾农:市场多空双方今日决出胜负
  • 徐小明:慢牛才是王道
  • 罗毅:证券行业2014年中期策略
  • 周彦武:2万亿贷款保小银行不倒闭
  • 杨再平:银行粗放资产业务后遗症太多
  • 童第轶:股市不具备大规模反转条件
  • 张崎:世界杯的冷门和股市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