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平:外贸政策应着眼于促进企业转型

2014年06月30日 14:20  中国经济时报  收藏本文     

  DRC高端访谈·年中经济形势研判(外贸篇)

  本报记者 张文晖

  时至年中,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又应如何化解?2014年的全年增长形势预期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日前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4年省区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作专题发言,并在会议间隙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赵晋平认为,2014年,我国实际出口增长形势正逐渐趋于改善,预计全年增长5%—7%之间。他提出,外贸企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未来政策着力点应放在促转型方面。

  据赵晋平介绍,今年以来,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有所加快,外部市场需求形势略有改善,但外贸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实际却进一步上升。

  赵晋平强调,我国目前出口面临的问题主要受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等长期性因素影响,仅依靠一些短期刺激性措施可能不足以解决企业的困难,急需通过加大促转型政策力度来应对严峻形势。他建议,进一步加快落实有关结构优化政策措施,通过转型为长期的稳增长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外贸增长形势渐趋改善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实际出口增长形势正在逐渐趋于改善。”赵晋平表示,海关统计显示,1—5月出口仍然没有摆脱负增长颓势,但如果剔除去年1—4月期间大量存在的虚高成分等不可比因素,实际的出口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正增长。即便从海关统计来看,4月份以后,月度出口已经恢复为正增长,而且增幅逐月回升。另外,根据工业统计,工业出口交货值今年1—5月累计增长4.9%,和2013年全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基本一致,而且近三个月的月度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国今年实际的出口增长形势正在逐渐趋于改善,对工业等实体经济部门增长的拉动作用延续了上年水平,并表现出逐步回升势头。

  赵晋平强调,外贸增长形势趋于改善并不意味着可以持乐观态度。总体来看,今年乃至今后出口增速可能会远低于前20年那样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水平。如果说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对于外贸,尤其对于出口而言,只能说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这是因为我们今后7%左右的经济增长在全球来看仍然属于较高水平,而出口增速高于我们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有许多。

  展望2014年全年出口增长形势,赵晋平预计在5%—7%之间。他表示,如果不剔除去年虚高因素,全年增长大概在4%—5%左右。但剔除这个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可能会达到7%左右,因为1—5月剔除因素后的实际增长已经达到了6%。

  从国内来看,有利于出口增长的因素有所增加。通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近日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企业持有的出口订单来看,今年1—5月较去年同期相比订单有所增加和大幅度增加的企业占比是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1个百分点。

  同时,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形势会略有好转,从而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有所上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微博])在4月份做出的最新预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全球增长还是美国、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都在逐步趋于改善。尤其是美国,去年经济增长是1.9%,今年则有望达到2.8%,明年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到3%。

  此外,赵晋平认为,欧元区同样值得关注。欧元区2013年经济呈现0.5%的负增长,但预计今年将增长1.2%,由负转正对全球经济将产生较明显的拉动作用。

  外贸企业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虽然外需形势有所改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企业面临的转型的压力实际在进一步上升。”赵晋平表示,前段时间在天津、深圳、宁波、广西、云南等地调研时,参加座谈会的企业普遍强调外贸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54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受访企业认为制约出口增长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均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如回答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企业比重达到47.3%,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增加;融资难、融资贵等都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些原因并不是短期性因素,很多是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反应的是传统竞争力的变化。在价格竞争力逐渐减弱,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挤压之下,企业的收益状况进一步趋于严峻。”

  赵晋平说,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3年10—11月的调查,北京的制造业蓝领工人平均月薪是522美元,这一水平比马尼拉、雅加达等城市高出1.5—2倍,比新德里、孟买高出2.5—2.8倍,比越南的河内和胡志明市高出3倍,比金边高出5倍,比达卡高出6倍,比仰光高出7倍。也就是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从劳动力成本而言,我们的竞争力确实面临严峻的挑战。

  其次是汇率。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持续升值,波动较少。而汇率略有回调是今年的有利因素,人民币长期以来持续升值已经明显削弱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通过比较2014年4月份和2005年4月份,人民币的综合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提高了近40%,也就是说仅仅由于物价、汇率因素叠加的结果,使我国产品到对方市场以后价格平均提升40%。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主要新兴国家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说明我们外贸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为依托的出口增长方式面临巨大挑战。”赵晋平表示,作为企业而言,其目前考虑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可以看出其可能对未来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例如,从短期对策来看,40%左右的企业要推出新的产品适应这种变化,也有部分企业选择减产、降价等措施。但是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大约22.3%的企业计划通过裁员来应对困难。这一比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2.2%的水平。说明在出口困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大批裁员的风险明显上升。

  从企业长期的对策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在严峻的形势下,转型升级的动力也在发挥作用。如加大自主品牌、增加市场多元化等积极迹象。同时,由于高成本和汇率等因素变化,有近十分之一的企业迫于形势需要把他们的工厂和订单转向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外资企业对此回答的比重是17.3%。赵晋平认为,这将对我国出口持续增长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六点建议促进企业转型

  化解企业外贸难题,赵晋平给出六点政策建议。

  一是加快落实已出台的稳增长和结构优化措施。大部分企业反映,知道部分政策正在出现较大变化,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增大,但自身面临的问题还未得到很好有效的解决。企业对加快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充满期待。

  赵晋平表示,我们目前面临的实际是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问题,仅仅依靠一些短期的刺激性措施可能不足以解决我国竞争力逐渐减弱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构筑一个加快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去解决。因此,他建议,进一步扩大、提升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力度和宣传,加快培育以先进技术、自主品牌等为代表的我国出口新竞争优势。

  二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常态化。

  三是加强政策性金融等官方支持手段。

  四是加快复制和推广先行先试区域的改革措施及其经验。

  五是通过“走出去”扩大国际营销渠道。

  六是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业等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

  外贸综合服务业是在相对较低的增长形势下异军突起的一种新兴外贸服务业。外贸综合服务业企业通过利用电子商务等平台,为大批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整合、物流、通关、外汇、融资和退税等一揽子服务,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样的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全国为数不多,其中80%集中在深圳,根据深圳海关统计,深圳市外贸综合服务业2013年出口达到177亿美元,其中一些较大企业一年的出口量就可达到30多亿美元。

  赵晋平强调,这样一种新的业态创新,在提升出口效率,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扩大出口提供便利条件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调查表明,外贸综合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尤其是相关配套政策落实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鹏:有人传我是周总理养子这不正确
  • 体育世界杯-荷兰补时逆转绝杀墨西哥进八强
  • 娱乐章子怡为汪峰庆生 幸福高呼:爱是你我
  • 财经辽宁70后富豪方威政治背景深厚
  • 科技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中科红旗拍卖资产
  • 博客高晓松一年前离婚为何现在才公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前辈总结“千万别报的坑爹专业”(图)
  • 朱宁:忽略余额宝风险或引发金融危机
  • 水皮:肖钢牵住了股市行情牛鼻子
  • 马宇:四大困境绞杀深化改革
  • 郎咸平:以房养老是畸形社保体系产物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沙黾农:90%的股票在下半年走出底部
  • 叶檀:社保基金必然会重演悲剧吗?
  • 许一力:谁是A股真正的最大空头?
  • 黄光锐:中国“超稳定体系”会崩溃吗
  • 麒元:中国破解围堵的出路在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