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再重启遏制机构打新痼疾

2014年06月25日 03:17  法治周末  收藏本文     

  柯荆民

  6月23日,本周首个交易日,IPO二次重启首轮新股申购告一段落。与此同时,A股未能延续反弹走势,沪深股指冲高回落后小幅收跌。今年一月的IPO重启,推行的是市场化方案,但却成为了打新者的盛宴,机构操纵市场,以致出现“奥赛康”事件,几乎断送了注册制。时隔5个月,新股发行再度重启,多只新股将登陆A股市场,尽管限制量价、叫停超募,新股抢手程度仍有增无减。一周内,沪深两市新开近10万股票账户,仅4只新股申购冻结3800亿元资金。

  这次IPO重启,是在“新国九条”发布后,证券法修改之前进行的。IPO注册制实行后(现在初步确定是2015年),一切采用市场化方法,打新痼疾自然消除。但在此之前,要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同时遏制打新。

  本次IPO重启,监管者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提高了网上配售的数额,从而减少了机构打新的热情,治理了打新这个IPO过程中的痼疾。本来是行政性规定股票的发行价格、发行数量和发行节奏,最后,反而出现了市场化的结果。

  对于IPO,A股投资人历来是爱恨交加。A股市场,演绎了一出又一出的打新神话。根据以往的经验,股票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周期率”:怕新、抢新、炒新、被套和暂停新股发行。之前的历次IPO暂停和重启,基本是按这个逻辑进行的。

  今年6月9日,证监会[微博]核准了1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6月18日,联明股份、雪浪环境、飞天诚信等四家公司实施网上申购,这标志着今年第二轮IPO重启已正式开闸。

  为了保证新股能发出去,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上个月,证监会临时进行了“窗口指导”。这次“窗口指导”,追求IPO的实际后果,不忌讳被人称为“行政化”,对包括发行市盈率、超募和老股转让在内的多个方面进行了限制。这些限制,使得此次发行的四只新股,无论从发行价格、市盈率以及发行数量上,都明显偏低,为进一步上涨留下空间。从而为此次新股发行吸引到了大量资金。

  最后结果是3800亿元资金打上四只新股,保证了新股的发行。但同时,如何保证打新不被机构操纵,形成实质公平?对此,监管者修订了规则,首先在限定报价范围的同时,放宽了网下申购的机构数量,以前是不超过20家,而现在则可多达上百家入围配售。在锁定了每个机构报价范围的同时,增加了入围的机构数量,从而增加了对新股的需求。

  其次,在配售比例方面加强了对于中小投资者的倾斜保护。证监会将网下机构的申购比例下降为10%,网上配售比例则上升到90%。其意图是让中小投资者得到更多的申购。这有二方面的作用:一是减少机构投资者打新的动力,从而避免新股申购过程中的操纵和利益输送行为,因为操纵和利益输送基本上是由机构进行的,中小投资者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二是向中小投资者让利。

  由于四只新股均触发回拨机制,大量股票从网下回拨至网上,网上中签率远高于网下中签率,这种情况近年来很少发生。

  机构打新,需要衡量资金拆借成本、中签率、机会成本等。如要使得收益大于成本,机构的中签率至少应达到千分之一,而这个比例越来越难以企及。机构由于网下中签率较低,而资金成本比较大,得不偿失。这样,部分机构投资者就会离开打新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初步治理了机构的打新痼疾。

  这次发行,对于机构雪上加霜的是,某国有银行突然堵单,导致机构即使中签,也由于资金没有打到中证登公司而无法申购。这次银行系统的故障,进一步对机构打新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完成IPO重启、恢复了股市的融资功能后,我国已具备了向证券发行注册制过渡的基本条件。之后,证监会应该抓紧制定过渡期安排。注册制改革要以证券法修改为前提,而证券法的修改后,会大大加大证券发行过程中的违法成本。此后,监管者会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监管执法上,查处申购过程中的证券违法行为。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邓小平唯一孙子主动下基层兼任镇书记
  • 体育意大利遭绝杀出局 NBA-詹姆斯跳出合同
  • 娱乐李小冉晒牵手照承认结婚 否认怀孕:误会
  • 财经中石油等7央企超发工资和福利费等11亿
  • 科技策划 | 脸萌爆红背后:被称月抛产品
  • 博客纪连海:82年高考得高分却没人录取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河南替考谜团:考生称苦读不如找枪手
  • 叶檀:天然气不亚于油老虎
  • 张炎夏:一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上扬
  • 凯恩斯:为何我们一再强调不投资国企
  • 卞洪登:房市会像股市那样一蹶不振吗
  • 沙黾农:今天是存量资金加仓良机
  • 易宪容:人民币汇率是否会重拾升轨
  • 陈思进:楼市理性回归和崩盘不同
  • 叶檀:房产反向抵押是一枕黄梁养老梦
  • 叶荣添:星期四之后A股将连续暴涨
  • 一和家家:蓝筹股只能让小鬼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