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首都副中心争夺战打响

2014年04月14日 10:33  中国联合商报  收藏本文     

  ■CUBN 记者 郭安丽

  【编者按】

  2月份以来,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迅速激起更大的涟漪。

  根据2004年的规划,北京2020年常住人口的目标仅为1800万。但是,2013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就已经突破了2100万。首都已经渐渐承受不了人口的压力,分散功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因此,首都副中心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未来首都副中心花落何处、京津冀三地如何协调发展?

  4月3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通州区调研表示,通州是北京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有更大作为。而此前的3月19日,一则“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的消息激起千层浪。虽然这则消息迅速被相关部分辟谣,但是保定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定位则是“作为畿辅(辅助首都)节点城市——保定是北京的辅助城市,副首都概念城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正在提速,资本市场围绕区域概念股更是掀起一阵“地图热”。河北和北京都对“首都副中心”的概念表达了强烈关注和“抢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酝酿多年的京津冀区域发展从“设想”进入“操作”阶段的重要节点到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操作阶段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今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要求,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

  “京津冀一体化”提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最终方案,而且是河北方面单方面很热心,北京方面持冷淡态度。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张智新此前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整个方案给外界的感觉是“雷声大、雨声小”。

  “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说道。

  这一次总书记“出马”,加强了市场对推行多年但进展缓慢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和发展的新的想象力。据了解,目前正在编制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牵头,有望在今年年中出台。

  即将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将对京津冀各区域的功能如何定位?产业如何对接?环境整体治理如何部署?各方利益如何均衡?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正成为各方猜想、讨论的对象,更被寄予厚望。

  “010”电话区号范围扩至河北廊坊,高铁、轻轨、地铁、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建设构建半小时经济圈……标志着京津冀即将加速步入“同城时代”。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动批”)有望搬到河北的消息证实了北京看好河北的承接。4月3日,廊坊市政府与北京西城区政府在廊坊国际饭店正式签约,定址廊坊永清台湾新城。

  “动批”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因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所带来的交通拥堵、市容破坏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搬迁或将分流10万人。分析人士指出,河北有关县市如果想成为北京大型批发市场外迁的承载地,当前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怎样把市场争过来,还需要更长远的部署。

  河北规划保定承接北京副中心

  3月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概念,让保定和北京前所未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北京出发向南走京珠高速,141公里,开车2小时,便是河北省保定市。据3月19日《财经》报道称,保定与北京、天津处于等边三角形地带,保定又处于北京到石家庄的中间点,政治副中心定在保定对拉动河北经济作用最为显著。部分国家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以及教育机构将率先搬迁,为促进搬迁顺利进行,涉及人员的北京户口将不作变动。虽然国家相关部门辟谣称,该消息不实,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保定的关注。

  3月26日,河北省政府出台《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其中,保定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

  河北省的这个官方文件让古城保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虽然3月19日的消息辟谣了保定是“政治副中心”的传言,但河北省的这个官方文件使得传言可信度得到提升。保定市长马誉峰此前曾表示,今年计划完成的重要工作是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好承接北京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准备。

  另据保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刘峰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就保定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此前作出了重要批示,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和河北省长张庆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保定要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勇挑重担、当仁不让。为此,保定市已经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对接京津领导小组,确定了一名市级领导常驻北京,及时做好对接京津联络工作。

  3月以来,保定作为首都副中心,承接北京部分功能的“真真假假”,让保定的各大楼盘“获益良多”。在保定,到处是从北京等地蜂拥而至的个人房地产投资者,火爆的保定楼市“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据搜房网保定站统计,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概念提出后的一周,保定销售套数在2000套以上。

  不过,保定作为政治副中心的说法,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可能是河北省自己的愿望。“从国家的大战略来看,可能还需要认真斟酌。不要将副中心泛化,但却必须明确。”一位不愿具名的区域专家向记者说道。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说认为“首都副中心”其实是一种误读。实际上,《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是对3月16日我国正式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呼应,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两回事。

  北京明确打造通州为首都副中心

  4月3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通州区调研表示,通州是北京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有更大作为。

  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00万量,2011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已达2018.6万人,以过去1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3.8%计算,2017年人口将接近2500万。

  北京的正中心一般认为是东三环的国贸CBD和长安街上的西单、东单等。但国贸地区与长安街地带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仅从国贸一天上百元的停车费就能看出该地区已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承接国贸地区的功能,分流大量人流缓解拥挤的交通压力正是通州副中心的重要使命。

  “北京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显然不能通过扩宽几条路,建几座桥就能解决的,要真正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建设首都副中心来解决。”通州区相关领导一语道破副中心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所在。

  实际上早在2012年,北京就提出要打造通州新城作为承接北京部分功能的另一个中心。当年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大会报告《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两次单独提到通州发展,即:“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分类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尽快发挥新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建设,增强对东部发展带的带动作用。”

  通州地处北京市东南部,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乃“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通州城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北京市规划建设规模最大、区位优势最明显、基础设施条件最好的城区。

  通州区区长岳鹏表示,通州作为首都副中心,将全面疏解中心城的功能,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的配套功能,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

  分析人士指出,从北京的格局来看,目前的北京几个郊区,通州的辐射能力最好,与天津以及河北的大厂等地相连,通州对于天津和河北都有辐射作用,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连接地带。

  在4月3日下午的座谈会上,郭金龙强调,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要以总书记考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做好新时期首都工作的能力。要树立起问题导向意识,深入研究思考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准破解难题的突破口;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找出推动工作的抓手,形成合力。

  “当前重点要深入研究通州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郭金龙要求,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坚决清理掉一般性产业特别是带有污染的产业,同时吸纳、发展“高精尖”产业,实现“吐故纳新”,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要在人口调控上体现出来。要提高新城建设管理水平,搞好通州新城规划,加快区域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与新城需求相匹配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传承好运河文化。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水平。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有更大作为。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将迁移出的不仅仅是部分行政功能,还有一部分高校、文化、卫生机构等。不管承接地定在什么地方,“行政副中心或国家行政新城、国家行政文化新城”的提法更为贴切。

  京津冀交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

  北京的“一卡通”今后能在天津公交车上使用;北京新机场走高速能直达河北……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设想都有可能实现。

  4月8日,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对外发布消息,京津冀交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今年京津冀将大力推进交通规划对接,三地主要城市将形成3小时公路交通圈;京石高速二通道今年力争建成通车,京台高速开建。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目标:到2020年,计划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和主要城市3小时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实现首都国际机场1亿人次乘客目标和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

  “近期三年的具体工作正在编制,交通规划要与三地的产业格局和城市布局同步调整。”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国家正在结合三省市的要求统一编制交通规划。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负责人陈智宏表示,京津冀三地的交通整合还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基础设施方面的联动,一环六放射的形成,还有一些断头路的打通;二是电子支付方面,北京的ETC在京津两地已经联网,未来也可能包括一卡通在异地的使用;三是大型枢纽性质的联动,比如说首都机场、省际客运站、火车站、港口实现联动,旅客滞留等情况下可以及时疏散乘客。

  北京的污染严重,最根本的还是人太多,要疏解城市功能,防止“摊大饼”,就需要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展。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年)》,北京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一环六放射”指高速路网方面的三地互通,而一环是指全长约940公里环绕北京的大外环绕城公路。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已有多条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其中北京与河北有6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河北有9条高速公路接口,天津与北京有4条高速公路相连。

  除了高速路网,京津冀一体化航空、铁路大格局也已经形成。2013年12月,津秦高铁开通运营,打通了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卡脖子”路段,运力大、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快速客运通道,极大地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目前,随着京津冀高铁线路的发展,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间,均能实现一小时内或一小时左右直达,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中心综合交通研究院院长张国华提醒,三地的交通发展不是简单的修公路铁路连接,而是要基于综合交通网络和产业升级转移的空间协同关联,形成贯彻东中西和连接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的交通网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互动发展的格局。这其中关键在于将以道路为主体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成以轨道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模式来组织城市。

  京津冀及周边联动治大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路径日渐清晰。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京津冀三地媒体联合采访时介绍,联合治大气将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三地交通协同发展更注重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合作。按照空气重污染预警,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将共同响应,最直接的体现是三地机动车停驶办法相同。

  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传输性特征。按中央部署和要求,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六省区市以及环保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共同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六省区市将有“同一张路线图”。北京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即将编制的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将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划定生态红线,约束区域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相适应,提出分阶段推进的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措施,最终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全面达标。

  目前,出了北京,机动车油品就不一样了。今明两年,在国家相关部门支持下,有望实现向京津冀统一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燃油,并力争早日扩大到山西、内蒙古、山东,六省区市将有“同一个储油罐”。区域内将共同鼓励在用车更换为纯电动车等低排放车辆。

  未来,六省区市将有“同一个预警台”,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区域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与应急响应机制,共同应对大范围的空气重污染。

  京津冀等六省市区域联动执法今后或日趋经常化,优先开展区域联动执法、同步执法行动,壮大执法声势,对违法行为形成区域性的高压打击态势,控制区域污染排放强度,实现“同一支执法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国科考船在冲绳海槽作业遭日舰阻挠
  • 体育桑兰微博确认产子:男婴5斤7两 母子平安
  • 娱乐文章外遇门后首次与马伊琍一起现身(图)
  • 财经陕北煤田私有化套利百亿 周姓商人牵线
  • 科技手游开发商掀游戏公司上市潮
  • 博客封闭体系是公务员调薪最大障碍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京择校黄牛叫卖幼升小指标 最高31万元
  • 张炎夏:自贸区的N-1PK保税区N+1
  • 易宪容:沪港通的核心及所面临的问题
  • 张庭宾:A股“诱多陷阱”更加幽默
  • 朱大鸣:全世界为何都讨厌中国炒房团
  • 叶檀:马云与史玉柱联手目的是什么?
  • 海啸希望:四万亿刺激究竟刺激了什么
  • 杨剑波:海外适用816事件的法律案例
  • 陶冬:希腊债受欢迎 日本政策惹争议
  • 海啸希望:政府还能救起房地产?
  • 张捷:从日本商社成功体悟微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