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运河: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

2014年03月25日 02:24  中国企业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陈青松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柳工、徐工、三一重工[微博]企业牵头参与克拉地峡运河筹建的消息,让被关注多年的克拉运河再次回到全球人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被称为“东方巴拿马”的泰国克拉马运河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工程耗资巨大,泰国方面始终在争取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建。

  业内人士指出,运河开通之后,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会因此受益,而对于正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中国而言,这条新的海上“丝绸之路”通道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东方巴拿马”计划

   由来已久

  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根据工程计划,这条人工运河贯通印度洋和泰国湾,成为亚洲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被称为“东方巴拿马”。

  《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关于泰国克拉运河计划,早在十多年前,媒体就有过相关的报道。而如果进一步往前追溯,早在17世纪就有关于开凿克拉运河的动议。不过限于泰国方面人力、物力,克拉运河计划一直未能实施。

  近年来,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议题再次被人们提起,并开始了各项可行性研究论证。

  1998年12月,设在东京的泰国“全球公共建设基金和生产管理公司”在日本有关公司的支持下,投入1.5亿铢(约合400万美元)进行开凿克拉运河的可行性研究。

  “对此项目虎视眈眈的日本比中国更加积极。”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2000年初,泰国政府授权一家香港公司负责对克拉地峡运河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预计工程费用将高达250亿美元。由于工程耗资巨大,泰国一直在争取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建。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泰国克拉运河筹建中心官网了解到,在泰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对克拉运河进行了有效的调研论证。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多方一致认为建设克拉运河切实可行,其中克拉运河工程的资金来源为:1、多国国家主权投资基金;2、全球资本市场公募基金;3、参建企业赞助资金。

  按照工程计划,克拉运河在建成后,十年便可收回全部建设成本。

   亚洲经济将因此受益

  公开资料显示,运河开通之后,船舶可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再穿过运河,进入安达曼海,直出印度洋,不必走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1100公里,可节省2—5天航行时间,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18万英镑左右的费用。

  分析指出,克拉运河开通后,有可能取代马六甲海峡,成为一条新的“黄金水道”。到那时,东盟贸易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不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为东盟自贸区的物流货运节约大量航运成本和时间成本,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乃至世界的贸易体都因克拉运河的开通而受益,同时将极大减低世界各国的海运成本,各大洲的贸易将变得更加频繁、快捷和便利。

  马六甲海峡仅36公里,但却占据了东南亚各国70%的能源运输、全球原油和成品油25%的运输量以及超过30%的全球海上贸易量。

  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资源小国。马六甲海峡是日本进口石油的必经之地,成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沙特和阿联酋则是日本第一大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北纬10度线以北的欧洲、非洲、亚洲国家和地区,但凡需经过东南亚海域的海运事业,都会从克拉地峡运河受益。

  “若该运河建设成功将惠及日本、中国以及东盟等国家的海上贸易。”白朋鸣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不过对依靠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印尼等将形成巨大的负面冲击。”

   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

   重要通道

  2013年,中国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此前,中国则刚刚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朝着贸易强国迈进。而作为自身能源战略和海上贸易通道的考虑,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对于中国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就曾指出,只有经过太平洋、印度洋等“海洋之路”,中国才能走出国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中国应与泰国共同合作建设克拉运河,将太平洋与印度洋直接联结起来。

  据悉,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有60%的石油补给来自中东,8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运抵中国本土。

  杨圣明指出,“克拉运河”一旦建成,不仅缩短了中国到达印度洋的2000余海里航程,而且还能缓解目前马六甲海峡过往船只堵塞问题,更能为中国通过印度洋走向非洲、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开辟另一条海上通道。这对于中国建设贸易强国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据悉,近三四百年来,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世界贸易强国无不通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等“海洋之路”走向全世界。随着世界经济的重心和优势由西向东转移,从北向南转移,太平洋将逐渐成为21世纪贸易强国争夺的主要对象。中国作为太平洋西岸的贸易强国,具备中国特色的全国化海洋更是至关重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马来西亚宣布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
  • 体育中超-张稀哲破门 国安2-0绿地全胜登榜首
  • 娱乐曝比伯母亲给儿子提供毒品 每月索取5万
  • 财经海鑫钢铁遭工商银行上门讨债 民企欲抄底
  • 科技携程漏洞曝光之后:对话当事白帽黑客
  • 博客山东平度守地农民被烧死的蹊跷之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留学之殇:男生海外难觅偶女生回国被剩
  • 海宁:中国有多少中产阶层?
  • 刘杉:“双面”央行左右摇摆
  • 商寅泉:楼堂馆所压不住的根子何在
  • 童第轶:创业板一地鸡毛还是浴火重生
  • 金岩石:银行股何以集体“破净”
  • 付学军:“优先股盛宴”刚刚开启
  • 罗天昊:人口危局将重创城镇化战略
  • 叶檀:优先股折射普通股民的可怜
  • 沈建光:中国改革的“解与未解”之惑
  • 麒元:谁能遏止中国的超级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