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主打土地港口优势,廊坊承接京津产业,保定落空“政治副中心”
李正豪
此前还一直是“灯下黑”的河北,现在似乎一下子“全亮了”。
首先是在全国两会将结束之际,河北省省长张庆伟的一句“京津冀自贸区已经上报了”,带火了曹妃甸;紧接着就是一则《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河北保定》的新闻报道,3月19日在沪指收跌、大盘惨淡的情况下带动“河北板块”14只股票集体涨停,一下子照亮了京南屏障——保定。
一切都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向京津冀三地官方部门求证过程中获悉,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规划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牵头;《京津冀城镇群规划》由北京市规划设计院牵头,与天津市规划设计院、河北省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目前该规划只是从空间发展、分区管制、城镇体系、区域生态、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规划要点,但还没有提及“政治副中心”。
“政治副中心”火热的背后,是河北环京津各地都在争抢成为京津功能和人口的承接区。
保定“炸锅”:“政治副中心”落空
3月19日下午,保定市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形容,保定“都炸锅了”。保定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峰则表示,他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他们都表示不知道“政治副中心”一说。
“炸锅”的原因在于,北京某媒体在3月19日上午播发了一条视频新闻,声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选定将河北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还称“未来将有一批国家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率先搬迁至保定,而随机构搬迁至保定的人员,如果此前拥有北京户口,则不会被取消”。
这条新闻俨然成为3月19日最劲爆的财经新闻,带动了“河北板块”14只股票的逆势涨停。
但到了3月20日上午,随着河北省和保定市官方的否定澄清,上述新闻在互联网上的页面已被删除。
涉及“政治副中心”,属于京津冀城镇化规划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京津冀城镇群规划》是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牵头,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河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目前尚处于调研阶段。
3月14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施卫良以及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河北省住建厅的相关专家一起到保定调研,向保定方面详细解读了《京津冀城镇群区域规划要点》,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近期编制情况,同时讨论了城镇布局、园区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撇开“政治副中心”这一说法,保定在首都功能疏散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的地位确实正在快速提升。
记者获悉,北京301医院保障基地正在与北京接壤的保定涿州市加快建设,涿州市还承接了北京301医院的康复中心和肿瘤治疗中心。
保定市也确有计划以主城区包括徐水、清苑、满城为重点,吸引更多的北京医疗机构以整体搬迁或者部分功能外迁等模式向保定疏解,建设京南医疗服务集中区。
北京也有疏散部分医疗机构的意愿。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此前表示,北京的功能定位是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心,而在医疗方面,北京的专科医院60%是服务于外省就医人员,“如果这些医院根据发展在外省适当建分院,既能减轻患者劳碌,也减少了城市的拥挤”。
除了医疗方面,保定还计划在吸引教育、科技的资源方面加大力气。
记者获悉,河北省在2013年11月提出建设一个类似台湾新竹一样的科技城,最终这一想法落地在保定,命名为“河北白洋淀科技城”,具体是在保定的高铁片区至白洋淀的24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规划的核心区为34平方公里,未来将参照台湾新竹“一城多园”的模式,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园。为此,保定希望与中关村以及国内外科技型企业合作。
此外,该市还规划了保定京南大学城,借以吸引北京的高校资源。
在京津冀一体化布局中,保定优势在于区位。该市与北京、天津三角相依,距离均为140公里左右;同时,保定处于北京和石家庄的中心位置,可以说是京津冀的圆心。
曹妃甸:自贸区机遇
京津冀自贸区概念是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横空出世的。
首先是在3月7日的河北代表团开放日上,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建议设立京津冀自贸区或者环渤海自贸区,发展“第三极”。接着在3月10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也公开对媒体表示,“京津冀自贸区我们已经上报了”。
但据记者了解,河北此前志在推动曹妃甸自贸区,并不是京津冀自贸区或者环渤海自贸区。
据曹妃甸管委会人士透露,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上午正式挂牌成立,仅仅是在10天以后的2013年10月9日,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就带队来到曹妃甸考察,主要目的就是“共同推进曹妃甸自贸区申报事宜”。
曹妃甸自贸区的规划方案已经在2014年2月底提交给了国务院。根据规划,曹妃甸自贸区将在功能上区别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东疆自由贸易园区,希望比照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大宗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
而所谓的京津冀自贸区,就是将已经申报的天津自贸区、曹妃甸自贸区联为一体,从而达到以河北为腹地,京津为核心,不仅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还能解决单一自贸区体量不足的问题。
河北在运作自贸区的姿态变化也十分有趣。
就在马年春节之前,记者已经了解到曹妃甸自贸区的相关消息,但在采访和求证过程中,不管是河北方面,还是曹妃甸方面,对曹妃甸自贸区的相关问题都是三缄其口、十分低调。
但到了春节之后的全国两会上,已经提交曹妃甸自贸区方案的河北突然高调起来,公开抛出京津冀自贸区、环渤海自贸区的概念。
原因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6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上,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在此背景下,京津冀自贸区或环渤海自贸区的概念变得“政治正确”起来。
同时由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4年要“开展若干新的自贸区试点”,因此,京津冀自贸区作为第一个跨省市自贸区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京津冀自贸区究竟是停留在构想的层面,还是最终落地?还要取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力度和天津的态度。
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3月9日在回答自贸区的问题时没有提到京津冀自贸区。在一位区域经济专家看来,原因在于京津冀自贸区仅是河北的构想,希望打包天津自贸区、曹妃甸自贸区以增加获批砝码,但还没有与天津达成共识。
河北各地:对接京津提速
首都经济圈规划被称为“最难编制的规划”,亦即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全国两会期间披露的信息,该规划“已经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首都经济圈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3月19日的表态令人遗憾,“首都经济圈规划正在制定中,但其覆盖范围尚未清晰界定,是否等同于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也没有定论”。
专家分析,徐宪平提到的“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应该就是京津冀城镇群。首都经济圈规划和京津冀城镇群规划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北京市牵头,因此出现首都经济圈“是否等同于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没有定论”的情况。
尽管规划还正在制定,但河北各地加速对接京津已是不争的事实。
3月14日,保定市“服务首都,对接京津空间规划课题组”已向北京市规划设计院汇报了对接北京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步想法。
同时,保定还成立了以市长马誉峰为组长的对接京津领导小组,并确定了一名市级领导常驻北京,及时做好对接京津联络工作。
曹妃甸副区长张贵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提出“把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共建北京(曹妃甸)产业园;同时,曹妃甸还在推动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未来将为北京供水。
与北京隔永定河相望的廊坊也已经建立了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即时联系沟通制度,对接《京津冀城镇群规划》。据记者了解,《京津冀城镇群规划要点》中明确提出,利用廊坊东方大学城承接北京部分教育功能的疏解,同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与包括廊坊在内的河北相关地市开展临空经济区的空间规划衔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