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洁
出门之前十分钟打开应用“嘀嘀打车”叫车,找离自己最近的出租车,语音发布叫车需求,司机通过“嘀嘀打车”的司机端响应,10分钟就开到楼下等着客人,这就是创始人程维带团队开发的打车软件“嘀嘀打车”。仅半年覆盖到北上广深四个城市, 2万多台出租车,仅北京就超过50万乘客,日呼叫万人次。
从传统行业挖金
市内出行是大众刚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硬件成本的降低,城市出行的新机会出现了。
2012年6月,在阿里工作8年的程维,考察了六七个项目后,最终看中“市内出行”这个方向来创业。
“现在是互联网的尾声期,社交、购物等平台级应用和入口已经被占住,创业就要找还没被挖掘的金矿,那就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领域。市内出行是大众刚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硬件成本的降低,城市出行的新机会出现。而硬件成本降低使得大量蓝领入场,蓝领玩智能手机,表明市内出行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需求有了规模化市场基础。”
经过三个多月的摸索,程维和团队最终开发出的产品,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即乘客在手机中点击“现在用车”,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离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中,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直接和乘客联系。
起初,这些应用的营运模式各不相同, 但作为一款市内出行工具,首要的就是便捷,因此从一开始就把开发思路放在接地气上,如何接地气?
程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嘀嘀打车”之所以很快普及应用,就是因为两点:第一点是服务面向大众,只考虑安全和有价格保证的正规出租车;第二点就是直接采用线下支付的方式付款。
不预付费,那司机赶来的路上,乘客身边正好出现一辆空驶的出租车,是走还是不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程维在应用里设置了一个体系,一旦乘客叫车成功爽约一次,账号停用一周,三次爽约就会永久停用;而司机爽约的结果是,系统直接投诉到司机服务的出租车公司监管部门,并进行处罚。
但是现在“嘀嘀打车”仍然面临体验上的死穴,比如开车不能打电话,但是“嘀嘀打车”却需要在司机抢完单之后迅速与乘客电话沟通接客地址,尽管“嘀嘀打车”一再强调提倡用耳机,但也同样有违反交通法规之嫌。
自下而上的模式拓展
因为在司机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逐渐产生了自下而上的效应,出租车公司也都开始关注这款应用。
做移动互联网的人都知道O2O模式市场潜力大,但却是个苦差事,因为线上轻,线下却需要一点点的“死磕”。
产品有了,怎么把司机和乘客拉进来,对一个无钱可烧的创业企业来说,只能自己一家一家去谈。
为了鼓动司机参与进来,程维第一次去出租车公司讲课,下面坐了100多名司机,有20个用智能手机,却只有8个愿意试一试,这8个人就是第一批种子司机。程维告诉记者,“嘀嘀打车”2012年9月9号上线,当时16辆车,听不到乘客叫车,过了一周50%的司机不会再用,一个月后70%的司机不用。
无奈程维只好去寻求自己朋友当客户增加体验感,但是最初由于车少,成功率很低。在经历了两个来月的市场摸索之后,恰好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的时候,给了“嘀嘀打车”希望的火把。
“11月3日第一次单日突破1000个人叫车,整个晚上我们都很开心。”在雪夜里能打到车,还不用额外付费,很多白领在微博上分享着超出期望的喜悦,“嘀嘀打车”出现了转机。
随着乘客口碑传播带来下载量的攀升,也带动了第四季度的增长,“现在做得好的司机,因为增加了‘嘀嘀打车’的业务渠道,一个月收入多了1000~2000元钱。而随着乘客和司机的双向积极参与,11月份打车成功率50%,12月份是60%,目前已经上升到了80%,平均每月打车成功率上升10%。”程维告诉记者。
因为在司机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逐渐产生了自下而上的效应,出租车公司也都开始关注这款应用。程维透露,无论是在主管部门、 出租车公司还是出租车调度中心,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嘀嘀打车”甚至和北京市两大出租车调度中心之一的96106达成战略合作,系统互通,“嘀嘀打车”为96106定制客户端。
但说起收入,程维三缄其口。当被问到未来如何赚钱时,他的回答是“不知道”。到目前为止,“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所以基本上,收入还是“0”。
尽管多款应用都在打着先不赚钱,抢用户的主意,但是在本就薄利的出租司机手里再去分成的模式,看起来很难行得通,那如何设计盈利模式,正是程维眼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过在谈及打车应用的未来竞争格局时,程维言语中透露出其真正的商业意图:“我们是要做平台,平台只能一家独大。”如果从一个应用延展成为一个平台,微信便是最好的例子,但微信商业化道路并非想象得那样顺利,“嘀嘀打车”能否成为打车界的微信,培养起用户后,商业化由第三方介入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析易国际
商业模式研究院点评
作为一个APP应用软件,嘀嘀打车的商业模式很简单。通过手机语音发布叫车需求,装入嘀嘀打车软件的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可用手机一键抢应,和乘客取得联系,回应乘客的打车需求。当然,为了保证安全、履约、快捷,在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中,嘀嘀打车做了许多更细的规定,据了解,乘客叫车的成功率现在节节攀升,非高峰期已经能达到90%。
但本项目的缺陷非常大,改善缺陷的难度很有挑战性。
首先,收入模式中的缺陷。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致使收入为零,这使得用户规模化难以为继。另外,从应用软件的收入角度看,APP应用软件有用户付费和嵌入广告两种主流收入模式,可在中国免费早已深入人心,若采取下载软件的收费方式,意味着客户的流失。如何找到收入源,对本项目来说生死攸关。
对其收入模式,我们的改善建议是嘀嘀打车可另辟蹊径,先从更窄的族群入手,寻找收入源。
其次,在体验上的死穴,如开车不能打电话,即使戴耳机,也有违交通法规等,又是一个困扰其发展的缺陷。我们认为嘀嘀打车可以安装车载终端,其上可设计出租车司机开车时专用的抢应按键,用类似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消除法规隐患,而且还可能产生其他的生意机会。
还有,壁垒上的缺陷很值得警惕。嘀嘀打车作为一款生活类APP,替代软件非常多,其商业模式几乎没有壁垒。本项目不仅容易被同类APP应用软件抄袭,也面临被大公司踩死的可能,这也是APP应用软件海量上榜,却大多昙花一现的原因。
IMG_7586.JPG
同事生日会.JPG
阎彤摄滴滴叫车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