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绘就“美丽中国”

2013年03月11日 05:36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这首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无疑反映出了首都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就在两会期间,雾霾沙尘天气也并未离开,齐聚北京的代表和委员们亲身感受到了让人压抑的雾霾和夺面而来的沙尘。同时,地下水污染接踵而至,土壤污染数据成为不能说的秘密,环境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中国面临考验

  今年两会,绿色、环保正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俨然成为当下亟须面对的“头等大事”。

  何为美丽中国?“至少天是蓝的、水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心情是美丽的。”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很多全国政协委员都表达出同样的观点,然而现实生活中似乎无处不在的污染正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进入2013年新春,覆盖我国17个省市、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雾霾天气让许多市民记忆犹新,环境污染正成为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痛。有报告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却有7个在中国。

  与此同时,水资源也频频曝出问题。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介绍,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但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山东淄博市水源污染导致的癌症村事件,更加显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而更严重的是,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大规模污染,早已不是秘密,之前媒体报道的“镉大米危机”,就是因为有相当数量的土壤遭受了重金属污染。然而,我国到底有多少土壤被污染,污染程度又如何,却一直没有权威数据。日前,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却被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或许正如专家所说,我国被污染的土壤数量实在惊人,连环保部都不敢公开?

  空气、水、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中国遭遇严重污染。全国多次严重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9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华南部分城市50%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污染数据触目惊心。

  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一组数字:1/3的国土被酸雨污染,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1/3的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空气。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成为了世界耗水第一、污水排放量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的大国,还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近几年,这组数字并没有向好,相反是越来越恶化。

  拒绝“带毒GDP”

  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为此付出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代价也在急剧透支,不堪重负的环境正在对人民发出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多次谈道,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那是“缘木求鱼”,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那是“竭泽而渔”。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有专家指出,环境污染迟迟未得到有效的治理,这跟政府盲目追求GDP有很大关系。的确,一个时期以来,GDP成为了一份追求,成为了一份政绩,更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和衡量标准。结果,GDP一路高涨,而自然生态破环却愈来愈严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在大会发言材料中指出,GDP是经济指标,经济的背后是利益,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见利忘义”是不可避免的。某些地方领导“宁可病死,不可穷死”的宣示,正在怂恿着不法之徒更加猖狂地去破坏环境。只要不改变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利欲熏心者就不会消失。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微博]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也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过度追求总量指标盲目求“大”,但对于管理指标、效率指标、风险指标、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等关注度不够。这往往导致企业发展“重量而轻质”,企业在发展上也出现了“偏科”现象。

  “这根本还在于一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是人的认识上的一种局限性。需要政府来充分考虑并调节这样一种冲突。”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一些媒体评价,这样的快速GDP增长是“有毒的增长”。这样发展下去,最终挣来的钱全在为医药“买单”,这不是危言耸听。冲破重“雾”,不留“霾”伏,改变旧有不合理模式,不只为解决眼下的呼吸之痛,更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据悉,环境污染正在导致哮喘、气管炎、高血压、癌症等各种疾病的加剧发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长期严重的空气污染不仅使人们罹患支气管炎、哮喘、肺感染、肺气肿,慢阻肺,甚至可发生肺癌及其他癌症,后果非常可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达了这样的忧虑:“空气污染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再这样发展下去,若干年后肿瘤患者可能成几何级数增加,到那时算账就不得了啦!”他大声疾呼:“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现在到了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美丽中国的实质就是5五个建设的最后一个建设——生态化建设,这是我们十八大提出的新的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而且把它上升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可见它的分量。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它可能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制定更有力的措施,而且只有生态化建设真正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俗话说:10年的破坏,需100年的后续治理。面对空气、水源、土地污染等已到如此严重程度的现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确实是一个考验。治理污染,改变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责任。

  在王执礼看来,解决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作为考核、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之一,让各级政府对老百姓健康问题产生敬畏。

  “要让人民看到希望,一定要有所作为,要尽快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拿出一部既科学又有力的法律。”王执礼建议,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的情况与考核结果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绩效评定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大气污染行政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刘志彪也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目前最适合做的就是把考核生态质量的指标落到官员的任期考核当中。

  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还需要转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重GDP、重财政收入的已经有所改变,环保、资源保护目前有些地方已纳入考核指标。但相对分量还不够,应当实行环境资源一票否决制度。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破坏环境资源,产值再高也无意义。”

  周文彰指出,在中国,一切企业都应当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为前提。第一,政府要严把项目审批关,不要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来追求一时的发展;第二,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科学技术尽量做到把污染减到最小。第三,政府部门要实行严格的监测。

  孙明波也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企业更应率先担当。在业绩的“红色利润”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利润”之间做好平衡,不能一味追求业绩增长,肥了利润却瘦了环境,这种“红肥绿瘦”不是“美丽中国”。

  此外,尽快开征环境税费也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一剂“药方”。

  “治理环境污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污染物定价,收税就是定价的一种方式。中国目前来看,我觉得最紧迫的是要开征三个税:硫税、氮税、工业石油税。国际上看,开征环境税是欧洲国家,尤其是北美国家基本的做法,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开征环境税。”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也表示,“对产生工业废气多或造成汽车尾气不合格的企业,要尽快征收惩罚性环境保护费,如我国大型石化企业等生产的汽油与柴油标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标准,这是造成汽车尾气污染的源头,大型电厂燃煤是造成工业废气污染的源头,不仅要限期整改达到环保要求,而且应尽快对这些污染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征收的费用一方面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一方面用于因环境污染造成的重大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不要把环境税看成是“洪水猛兽”。他建议,在开征环境税的同时,应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通过优化税种,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进一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体现“双重红利”。

  “美丽中国”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只要政府重视,加强投入、加强立法、严格监测;企业担当起他们的社会责任,群众加强监督,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全民建设美丽中国的观念,我们相信,美丽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 国务院新组建4部门 汪玉凯解读机构改革
  • 体育CBA-马布里28+10北京负山东 广东胜新疆
  • 娱乐贾斯汀比伯病愈出院与狗仔冲突互骂脏话
  • 财经2月CPI同比增长3.2% 创10个月新高
  • 科技三星Galaxy S4传闻汇总:非触控手势
  • 博客铁路老职工:别了,铁道部 两会博客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八成身价超60亿富豪送孩子海外留学
  • 育儿3.8女人节-当妈后也做幸福的小女人
  • 杨涛:撤销电监会意味电力改革十年南柯梦
  • 郑风田: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还缺啥
  • 思朴:房价到头了
  • 艾诚:人大代表中众多超级富豪说明了什么
  • 张化桥:中日货币战争的可笑
  • 清议:核心物价指数仍保持低水平
  • 王红英:中美经济的对比分析
  • 朱恒鹏:医保付费机制改革如何才能成功
  • 张明:新国五条南辕北辙
  • 杨再平:我国应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