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数字罗宾汉”之死

2013年01月22日 0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静雯

   1月11日,美国网络天才史瓦兹(Aaron Swartz)在纽约自家公寓自杀,年仅26岁。

   网络界有“数字罗宾汉”之称的史瓦兹,一直致力推动公众免费使用网络信息,希望以科技释放、分享、传布知识,但因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盯上、官司缠身,加上本身的忧郁病症,他选择结束年轻的生命。

   2008年,史瓦兹从美国“法院电子档案公共存取系统”(PACER)下载了约 2000 万页原本要收费的电子文件并免费公开,因为他相信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所建立的数据库,人们有权免费使用。联邦政府并没就此事起诉他,但FBI却因此盯上他。2010年秋季开始,史瓦兹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陆续从学术期刊数据库 JSTOR上下载了480万篇学术期刊文章而被捕。

   事情本没这么严重,因为JSTOR并无追究之意,只是想确认史瓦兹是否散布这些论文。但自从联邦调查局介入之后,情况急转直下。麻州地区的美国联邦检察官欧提斯(Carmen Ortiz)基于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版权保护的立场,执意以13项重罪起诉史瓦兹,使得整个事件升级成为政府立场与网络自由、信息开放阵营的对决。案子原订下月开庭,若被控的13项罪名成立,史瓦兹将面临高达百万美元的罚款及超过30年的有期徒刑。

   此事让许多人从不解转而愤怒的关键在于:那些学术论文并不是JSTOR的私有财产,JSTOR凭什么藉此牟取暴利?史瓦兹侵入系统、下载的行为确实违法,但他并无藉侵权以获私利的意图,甚至连检方指控的“散布”行为也没有发生,其罪何至于此?杀鸡用牛刀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以儆效尤。控方在史瓦兹自杀身亡后表示,他们曾向史瓦兹提出认罪协议,只要史瓦兹接受,坐个把月牢就了事。

   哈佛大学法律系教授雷西格(Lawrence Lessig)在史瓦兹去世后撰文抨击“检方是霸凌者”(Prosecutor as Bully),以不符合比例原则的手段,对史瓦兹赶尽杀绝。雷西格强调,史瓦兹拒绝承认他一生为之奋斗不懈的网络信息自由化倡议是一项联邦级重罪。

   事件更引发了关于学术著作权的深刻探讨与反思。这些学术著作到底是谁的智慧?又是属于谁的财产?让某些期刊出版社掌控学者的研究结晶,成为庞大版权费用的受惠者,是否符合公众利益、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在史瓦兹被捕后不久,一位名为Greg Maxwell的网民将近两万篇版权已过期的学术期刊论文传到网上,并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学术发表是一个诡异的系统——作者们并没拿到钱,审论文的人并没拿到钱,在某些领域,甚至连期刊编辑也没拿到钱。有时作者还得付钱给出版社,但是科学论文却又是价格贵得吓人的文件。在过去,由于某些小众领域的复制成本高昂,所以相对地也需要收取这种昂贵的价格。但现在有了在线分享机制,这种旧的昂贵机制已经过时了。”Greg Maxwell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现行的期刊版权制度,已远远背离原本“知识的散布者”的角色,成为“知识的封锁者”。

   史瓦兹生前曾发表公开宣言:“信息就是权力,总有人想将它据为己有。全世界的科学与文化遗产、数百年累积的出版书籍与文章,随着数字化脚步逐渐被少数企业把持……分享并非恶行刁风、而是道德责任,只有被贪婪蒙蔽的人,才会拒绝让人分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美方涉钓鱼岛言论罔顾事实不分是非
  • 体育英超切尔西2-1阿森纳 曼联1-1平热刺
  • 娱乐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过世 作品集
  • 财经商人45万买任志强3小时:比买辆车有意义
  • 科技智能机“核战”再次升级:八核崭露头角
  • 博客抢火车票软件作者:没破坏规则没想赚钱
  • 读书中国历届领导人都在哪儿过年(图)
  • 教育耶鲁毕业生当村官 一年帮村里引80万现金
  • 育儿2名男子体验分娩难以忍痛终放弃(组图)
  • 范必:能源市场化改革不停步
  • 金岩石:剩女越多的城市越发达
  • 张卫星:送给李大霄的一颗大钻石
  • 朱平:中国股市还远没有到达尽头
  • 曹凤岐:打破金融垄断 支持普惠金融发展
  • 马宇: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与时间表
  • 罗天昊:为什么深圳仍然是一面大旗
  • 叶檀:个人境外直投是人民币大考
  • 李伟民:抢票软件与公平无关
  • 倪金节:中国经济三大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