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 30多个省市只有几个粮食富余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7日 01:12  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吴昊 通讯员祝娉娉)世界粮食日“体验饥饿24小时”活动,再次引发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省农科院副院长喻大昭昨日称,就连“鱼米之乡”的湖北生产的粮食也仅仅够湖北人自己吃。

  湖北生产的粮食只够自己吃

   喻大昭介绍,全国30多个省市区中,只有几个能够算粮食富余,即使是湖北省,玉米还需要从外省调入,“现在全省生产粮食也就是够湖北人吃而已”。

   他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国际市场上“只要看见中国人出现,粮价立马上涨”。全国粮食生产“八连增”的背后,粮食安全还是永恒的问题。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粮食生产除大豆依赖进口之外,小麦、稻谷、玉米等产品自给率达95%以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曾表示,中国已远离粮食绝对匮乏的威胁,现代科技和制度使我们得以彻底摆脱粮食绝对匮乏的威胁和困扰。

   尽管如此,中国“粮食安全”要提高警惕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影响大

   有外媒日前报道,20国集团(G20)的主要成员国正在发起一个紧急会议,以应对美国爆发逾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和黑海产粮区作物歉收所引发的粮食价格飙涨。

   昨日,省农业厅调研员高广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粮价肯定有影响,此外,“一斤酒三斤粮”,市场上丰富的副食品、酒等都在“吞食”粮食。喻大昭则表示,中国有13亿人,是粮食消费大国,国际粮价哪怕涨一点,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

  靠科技才能根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与巨大的粮食消费量相比,我国的粮食生产正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减少等威胁。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公开场合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供需矛盾将再次被加大。“保耕地”与“保发展”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日益突出。

   此外,我国农业生产脆弱的基础设施,使得病虫害、极端天气等都有可能成为诱发粮食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喻大昭说,面对可能发生粮食安全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去年一旱,湖北10万亩的粮食就没有了。”此外,国家的农业补贴要真正补到农民身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不过,最根本的还是依靠科技。喻大昭说,耕地永远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科技提高单产才能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高广金说,目前,湖北水稻平均单产为450公斤左右,“通过推广科技措施,将其提高50-100公斤没有问题”。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胡锦涛与江泽民就西哈努克去世致唁电
  • 体育CBA-麦蒂向马布里下战书 马布里:有趣
  • 娱乐阿根廷艳星当文化大使引发轩然大波(图)
  • 财经质检总局检出270吨问题洋奶粉
  • 科技微软公布RT版Surface售价 最低499美元
  • 博客辞职法官揭露内幕 伦敦改良版煎饼(图)
  • 读书真实影像:民国时期的穷人(组图)
  • 教育教委禁令未解禁:北京奥数培训已复燃
  • 育儿15款童装不合格 北京奥数班更名再次招生
  • 健康家中樟脑丸能致流产吗 喝梨汁防癌吗
  • 女性香奈儿缪斯风解读 亚洲时尚力量辛酸事
  • 尚品风靡上流社会的高定珠宝 张牙舞爪大闸蟹
  • 星座测试你的雌雄能量 农历9月开运方位
  • 收藏银行金条如掺假将引发信用体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