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质检总局检出270吨问题洋奶粉 亨氏奶粉在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6日 15:10  中国经济网微博

  问题洋奶粉检出270吨

  质检总局通报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 14个月34批次不合格奶粉中 过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最新公布的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共26吨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公布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法晚记者统计了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34批次中,超过一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有不合格洋奶粉中,除了亨氏、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澳大利亚的个别品牌外,其余均不出名。

  专家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洋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有的品牌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

  数量

  34批次问题洋奶粉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多

  据记者统计,14个月共有34批次奶粉在入境口岸被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不合格进口奶粉的总重量超过270吨。其中,界面(厦门)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款脱脂奶粉重量达100吨,因亚硝酸盐超标被退货。

  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除从德国进口的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未公布重量以外,其余25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总重量为71.135吨。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广州安世乳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一款速溶全脂奶粉,分别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大豆磷脂、标签不合格,在今年年初被质监部门两次退货。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数说洋奶粉

  退货22批次,总重量超260吨被销毁12批次,总重量11.66吨(其中,11批次为婴幼儿奶粉,总重量为9.65吨)

  分析

  澳、新奶粉市场占有率超70%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34批次不合格进口奶粉中,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有20批次,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和这两个国家的进口奶类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对应的。

  据介绍,在我国奶类产品市场上,进口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上,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奶粉的占有率也比较高。

  

  品牌

  除亨氏等个别品牌外大多公司并不知名

  北京东方艾格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也诉记者,这些洋奶粉中,除了知名的亨氏和德国涉及的两个品牌(为有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外,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控股有限公司和达能旗下的can-dia也算是小有名气。其余品牌的背景并不显赫,其中多大公司并不知名。

  对于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不合格奶粉品牌,王丁棉表示,贝拉米、巴兰坦在当地不是著名的品牌。

  留学澳大利亚、曾经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工作的周励女士说,她几年前留学澳大利亚期间没听说过澳大利亚有那么多婴幼儿品牌奶粉,反倒是三鹿奶粉出事后,冒出来那么多“被著名”的奶粉。

  而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所有美国生产的奶粉营养价值要一样,不过制造商拥有独特的配方。其中,美赞臣、雅培、雀巢三大品牌占据美国奶粉市场的90%。

  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两批奶粉被检出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超标,记者登录其官方网站,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

  “我有三个孩子,从来没有喝过界面蛋白质公司的奶粉,都没听说过。”当问到美国界面蛋白质技术有限公司的脱脂奶粉时,波士顿一名母亲Tim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美国孩子们通常喝鲜奶,偶尔吃奶粉也是偏向于惠氏等知名品牌。

  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告诉记者说,从未听说过这家公司。在美国比较畅销的奶粉还是雅培、惠氏、美赞臣等等。

  对于美国的界面蛋白质,王丁棉表示听说过,但是并不了解,属于新兴公司。

  分析

  贴牌生产专供中国市场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太乱了,上百个品牌。”陈连芳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也就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而在中国包括网购在内,洋品牌就有上百个。“这在国外简直不可思议。”他说。

  目前,惠氏、美赞臣、雅培、雀巢、多美滋等5大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约为50.1%。而让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就是2008年。

  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占有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其中销售五强(多美滋、伊利、美赞臣、贝因美和惠氏)中,洋品牌占了三席。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的背后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操控。

  “三四年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只有五六家,而目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猛增至20余家,新注册的奶粉品牌大多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乳品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胡锦涛与江泽民就西哈努克去世致唁电
  • 体育中超-申花全队散步拒绝训练 抗议欠薪
  • 娱乐阿根廷艳星当文化大使引发轩然大波(图)
  • 财经丰田在华最大工厂将停产一周削减产量
  • 科技百度MP3搜索嬗变:首页入口月底消失
  • 博客空姐广播经常犯的语病 军中结婚证(图)
  • 读书真实影像:民国时期的穷人(组图)
  • 教育教委禁令未解禁:北京奥数培训已复燃
  • 育儿15款童装不合格 北京奥数班更名再次招生
  • 健康家中樟脑丸能致流产吗 喝梨汁防癌吗
  • 女性香奈儿缪斯风解读 亚洲时尚力量辛酸事
  • 尚品风靡上流社会的高定珠宝 张牙舞爪大闸蟹
  • 星座测试你的雌雄能量 农历9月开运方位
  • 收藏红木家具市场水太深 红木市场下跌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