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中美外交大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 18:26  22度观察

  2009年11月15日,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访华,成为首位在就职第一年内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一重大外交事件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中美经济合作前景如何,无疑将对世界经济能否尽快走出低谷产生重大影响。而中美关系蜜月期的开始,也让西方各国五味杂陈。德国《明镜》周刊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成功让奥巴马的经济学家团队感到钦佩。对于美国人来说,目前欧洲显然已经从副驾驶座位退到了后排座位上。英国路透社报道说,奥巴马这样强调此次访华的意义:“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经济复苏,如果美中两国不进行合作,那么要在重要问题上取得成果都很困难。”30多年来,中美从隔绝对峙到对话合作,两国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急速转变与新总统奥巴马上台究竟有多大关联?与美国深陷金融危机泥潭有多少直接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关系在2009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深圳卫视《22度观察》。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多新动向,那么在这些变化当中背后隐藏哪些玄机?新的一年中美关系可能有哪些新趋势?中国的外交思想又会有哪些新的内涵?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这期节目请到了一位,曾经在中国外交第一线工作长达42年之久的嘉宾,他对于中国外交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就是原中国驻法大使、原外交学院院长、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的吴建民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欢迎您,吴先生,请坐。

  【嘉宾介绍】

  吴建民,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原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原中国驻法大使、原外交学院院长。有着四十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

  主持人:说到辞旧迎新,我们就想到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总结2009年中国外交的时候,他用了两个词,说这是一个危机之年,也是一个变革之年。那如果请您也用几个短语来形容2009年中国外交的话,您会怎么说?

  吴建民: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中国已经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到中心。

  主持人:怎么来看待这个中心?

  吴建民:这个世界这么大,在国际舞台上面,每个国家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有的作用比较突出,有的作用相对来讲就比较边缘一点。我想你回顾2009年的时候,你看到中国的作用可能是站到了舞台的中央了。

  主持人:我看了资料,说奥巴马应该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上任当年,就访华的这样一位总统。您怎么理解他特别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或者这里边有什么样国际背景的考量?

  吴建民:这个我想他是因为这样,他访华,首先世界在经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他选择上任之后到中国来到亚洲来,反映了他对中国的重视,从这个访问时间的来看,他在其他亚洲国家也访问了,可是在中国访问时间特别长。

  主持人:也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他,比如说度过金融危机有这样的考虑吗?

  吴建民:我想这是一个互相帮助的问题,胡锦涛主席的用词我认为非常确切,叫做携手合作,同舟共济。这个说法非常好。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今年美国对中国有一个新的提法叫“战略再保证”,我看到这样一种资料认为这个提法,就是说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但是中国也应该做出相应的保证,自己的发展壮大不以别国的安全,或者别国的幸福为代价。那么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回应这种“战略再保证”?

  吴建民:这就是随着中国的崛起,随着相互依存关系在加深,西方世界出现一种疑虑,说强大起来之后你就会怎么样。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疑虑,我认为还是相当深的,短期内不会很快消除的。

  【小片一】

  在金融危机的大灾之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这让世界上许多国家刮目相看,尤其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亚洲的部分周边国家感到不安,关于中国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的论调更是不绝于耳。

  2009年8月28日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要求移动运营商不要在印度20个比较敏感的州(沿海和边境地区)使用中国制造的电信设备,理由是中国产电信设备可能会危害到印度的国防安全。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很可能是部分西方电信公司借机炒作中国威胁论,打压中国制造的最新版本。

  11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在60周年阅兵式上展现的最新武器,引起了世界防务人士的关注。中国周边地区因此出现要求重建防卫体制的呼声。制造中国军事威胁的紧张气氛。

  12月16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掀起新一轮绿色淘金热。美国政府官员甚至发表言论:10到15年之后,上海会成为清洁能源的硅谷,在绿色科技竞争中,美国可能面临输掉比赛的风险。

  此外,欧盟和美国等国还针对中国商品展开大规模反倾销调查和征收贸易保护性的惩罚关税,其实让这些国家的政客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他们更加感到忧虑和不安的是在经济上强大起来的中国在国际上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和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因而在外交和国际地位上对其构成威胁。面对这些担忧和不安中国应该如何回应?我们要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打消这些顾虑呢?

  吴建民:中国人怎么回应?我想两个回应,第一我们政策声明,我们领导人在各种不同场合,说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对外的方针,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这一个很重要的。第二是行动。

  主持人:行动,行胜于言。

  吴建民:我想回顾中美建交30年,看到一个什么现象,中国是快速地崛起,我们这个快速崛起中国的崛起,跟以往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大一样。中国在崛起过程当中,我们是把经济成长的成果是与世界分享的,不是好像自己独吞的对,这点很重要。我们中国发展起来,对中国带来好处,为世界带来好处。两个鲜明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时候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国家货币迅速的贬值,贬值是一股大潮,冲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说不贬,当时我在日内瓦,很多人都估计说中国人民币也顶不住,我们国内压力也很大,因为人家货币一贬值,他出口商品竞争力就增强了,我们也是出口依赖型的国家,怎么办?要不要贬?中国说不贬,不贬就是不贬。

  主持人: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

  吴建民:当贬值的大潮冲到中国挡住了,中国当然我们为此承担了代价,对我们的出口是有影响,可是贬值的浪潮挡住了,给亚洲国家争取了时间,他们慢慢缓过来。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亚洲国家认识了一条,危机来临的时候,谁也救不了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所以你看到这一个现象,就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经济一体化,东亚合作迅速发展,我们建立了所谓亚洲供应链,英文叫做Asian Supply Chain。我们把它建立起来了,亚洲国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不得了。1997年我在日内瓦当大使,好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东亚的经济奇迹完了,要恢复起码得15年20年。过几年之后亚洲又起来了,亚洲人认识到一条在危机的时候,我们依靠自己依靠互相帮助,这样我们走出危机,亚洲又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之一,这是一个例子。第二就是这次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大家都说可能会出现,1929至1933年大萧条,大衰退大萧条,可是今天我们看世界没有出现大萧条。怎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国际合作,中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你看一种现象去年的时候我到国外去,去年我们大概在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库券,它叫联邦债券,我们大概是5800多亿美元,到后来危机爆发之后美元的贬值压力在上升,我们对美元债券我们增加了,大概现在近8000亿美元,这样是对美元稳住了。如果说中国人这个时候,我们原来有5800多亿美元债券,我一抛售那就会导致什么呢,美元大幅度狂泻。

  主持人:那这次金融危机恐怕很糟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