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迷恋物业税 那只是个传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 00:51  时代周报

  别迷恋物业税,那只是个传说

  本报评论员 李铁

  这些年每当某领域的民生之痛逐步加剧的时候,总有些人会搞出一些精神鸦片来麻醉之,但其药效一般随着那些新政策的真正实施而渐渐消失。吵吵嚷嚷多年的燃油费改税,最终使人们用上便宜汽油了吗?今天又有人千呼万唤物业税,难道它真的能降房价?

  在当下房价高企的几个构成因素中,很多人认为炒房投机过于兴盛是其中之一。一方面是大量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囤积几套房,甚至几十套房,炒房大发横财。在此背景下,很多人认为开征物业税将大大增加囤房者的税费负担, 甚至让他们难以承受。这样一来,似乎可以大大限制投资购房的比例,成为抑制高房价的“撒手锏”。在北京“两会”上,人大代表潘石屹也为物业税推波助澜,说不推出物业税,房价肯定降不了。

  物业税究竟能不能打击炒房降房价,我们可以回头看看以往的几个例子。

  为了抑制炒房,一些地方曾经对短期内的二套房交易课以重税,不过结局是,房价不降反升,增加的税费成本又被转移到购房者身上去了。还有就是经济适用房,这个政策搞了十多年了,曾经一度让中低收入阶层兴奋不已,不过现在这股兴奋劲似乎已经消失殆尽。原因很简单,这一福利已经变味为中高收入群体和官员的偷食盛宴,开着私家车,住200平方米经适房之类的丑闻早已不再新鲜。

  为什么这些理论上对老百姓有利的政策最终并没有切实转化为真正的民生福利?目前高房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别的法子都想尽了,只有开征物业税才能降房价呢?

  依照中国的体制,在世纪金融海啸中都能成功“保八”,对于房价这种问题,可以说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或者说,按目前的利益与权力格局,它没有动力,自然不会这么做。

  如果真的是想把房价降下来,措施多的是。房地产的各种税费占到了房价的三分之一,能不能先把那么高的房地产税费降下来,把土地出让价格降下来,不要搞“饥渴式”的土地供应了;能不能先放开对个人建房以及交易的种种垄断与限制;能不能限制国企央企去推高地价造“地王”;先把这几条做到了,我想房价就能降不少,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多半。还有更简单的,能不能先开放农村宅基地的自由流转,让小产权房转正?如果连这点毛都不肯拔的话,你还能指望什么大动作呢?

  燃油费改税,越改越贵,这是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的改革景象。只要一些垄断不破除,改来改去,注定还是为一些人的利益添砖加瓦。这个费没了,它就不会加别的税吗?只要是垄断的,就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迷恋这个税那个费能给民生带来福利,这如果不是幼稚,就是对历史经验没有深刻体悟。

  在近日召开的北京“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北京商用房产物业税开征的条件已具备,物业税征收应分步实施,首先从商用房产开始。北京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中也透露,北京最早明年底开征物业税,物业税税率范围在0.5%至1%之间。那么,征收物业税真的已经具备现实操作性了吗?

  很多人从调控房价的目的出发,认为只会针对第二套房、大面积房等征收物业税,但这立刻就会面临一个统计甄别的问题。还有,物业税要真正开征,最大的条件是必须有专门的评估机构每年对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事实是,在那些以物业税为主要税收的国家,对房地产价值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评估调查的成本非常高。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如果这种评估又是在缺乏监督制衡情况下进行的话,岂不是又成为某些部门寻租的利器?单单一个经济适用房对申请者资质的甄别,就滋生了多少腐败?前车之鉴,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另外,住大房子的该缴税,可是这些年许多因城市化而进城的郊区农民,按人均标准,都是大房子,这物业税对他们怎么收?

  如果物业税是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已有的房地产税费照收不误,物业税另加,那么房租的大幅攀升将是必然的,难道让那些原本准备租房的民众都加入购房队伍?别忘了,当新的税费负担出现的时候,对压力最敏感的,一般不是那些手中有多套房子的富人,而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谁能说有了物业税那些囤房的就一定要低价抛售房产?如果准备抛售二套房产的富裕人士因为租金的升高而放弃了出售,而受到高租金压力的低收入群体不得不提前加入购房队伍,这时候,房市的供求关系会不会导致房价的再次上涨?

  有一些因素是未知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基础的权力和利益设置格局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想通过某项政策的出台来彻底改变重大的分配格局,这种希望注定要落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