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达沃斯到博鳌(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4:10  贵州卫视《论道》

  刘永刚:因为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他大概的意思,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中国如果没有在新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当中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就不会在国际建立这个新秩序当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我觉得这个话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其实中国现在不是很强大,就是我们现在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就是包括成钢刚才说的为什么现在国际社会对“保八”有质疑,我觉得这一点,首先是他对中国经济在四万亿刺激计划当中,关键点可能没有了解到,没有了解清楚,因为我们这四万亿是直接投资在实体经济,而不同于美国直接投资在金融机构,这样效果完全有分别的;另外一个就是,最近中国的贸易团去出国采购,因为这个事情,温总理率领的,其实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很多各个国家的产品过剩,而且这个产品过剩直接导致的,就是这个出口的萎缩,或者是价格的下调,其实很多国家都愿意,很多国家的企业都愿意我们去购买它的产品,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贸易团去采访他们,这个不仅仅是130亿的订单,而背后是我们中国的承诺对于贸易保护主义,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的,这样一个承诺,我觉得在这两点上中国的角色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这样一个承诺,积极正面的这样一个看法。

  第四环节:

  主持人:说到即将开幕的博鳌论坛,其实我们也特别想请您介绍一下博鳌论坛的主题是什么?还有什么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龙永图:这次博鳌亚洲论坛我们4月份马上要开会了,那么主题当然是经济危机,现在我们认为可能金融危机一来,很多大公司预算都要减了,所以来的人不太多。但是出乎我们意外的是报名的特别多,现在已经有11个国家的总统和总理都来,全球有很多大规模要出席,我们希望在博鳌能够营造出一种信心,比较积极的这种调子,就像温总理讲的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当然也不是放空炮,为什么充满信心,现在全世界在关注中国,所以我们也想把这个作为今年博鳌论坛主旋律。

  芮成钢:而且我想龙先生这次任务非常艰巨,因为温总理也说了包括很多经济学家也说,金融危机并没有见底,目前来看,欧美的情况,至少我们在采访大多数,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共识是什么,Things will get worse,before they get better,是事情在变好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就是大家对世界经济。

  主持人:黎明前的黑暗。

  芮成钢:是,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刚刚开始,这种大规模失业,大规模破产,可能还没有出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博鳌论坛,要是把中国信心照亮,全世界的灰暗,可能还真是一个挑战。

  龙永图:当然并不是只靠我们博鳌论坛的会议就能把全球经济情绪转变过来。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发出一些比较积极的声音,这次博鳌论坛一方面,要回顾一下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背景,来看看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相同的金融危机,但是现在没有发生这种金融危机,将来并不是就一定不会再发生,所以我们这次要大谈关于金融监管的问题,以及我们金融的创新的关系,我们也希望讨论新能源的问题,谈论一下绿色新政的问题,讨论一下亚洲的文化的问题,谈论以下在金融危机之后一些新的增长点,如果中国经济造成全球新能源一次大发展,绿色经济一次大的发展,或者是文化产业一次大的发展应该说是这次金融危机,给整个全球经济带来的一些正面的亮点,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讨论那些悲观的一些金融危机破产,也要讨论一下未来,这样才能给人们信心。另外,我们这次会议虽然不搞什么焰火晚会,搞大型文艺晚会,希望搞得轻松一点,准备请赵本山,把他的刘老根大舞台作为我们这次博鳌论坛最后一个结束的活动,让大家轻松一下,以一种平常,一种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这样一次非常残酷的金融危机,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心态也是很关键的。

  主持人:您介绍完以后我们对今年博鳌也非常期待,现在我们留一点时间给我们现场朋友?

  观众:刚才你们谈到从达沃斯到博鳌论坛的差距,更多是体现了一种东西方的一种文化的差距,现在博鳌论坛马上要举行,我想在这个经济严冬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展示这个自信,你觉得真正来源于什么?除了我们经济上的实力以外,还应该来源于什么?

  芮成钢:我一直在想我们中国现在很多自信来自于一种不平等,很多中国人不平等就是我有你没有。我有四大发明,你没有,我有经济增长,你不增长,所以很多自信始终建立在我比你强的基础上,这种自信特别地脆弱,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穿的衣服,你说的语言,从内衣到外衣,你的手表,你的东西都是西方人发明的时候,那一瞬间你的自信就倒塌了。我觉得真正的自信,我在想我们从小的教育真正的自信中国人应该来自于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全世界所有人不管年龄、肤色、性别,国家的强弱、贫弱,不管你是卢旺达的一个饥民还是一位美国一位富商大贾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是人现在全球同此凉热,全球变暖,经济增长,我们共同去面对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国家之间也都是平等的。

  观众: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我想请问芮成钢先生,像在这种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对我们大学生将来的就业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芮成钢:大学生来说其实今年形势挺严峻。我记得至少上一次听新闻的时候,还是说今年新毕业大学生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可能会失业,那么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生可能原来可以会找到A等工作的,现在只能找到C等工作,大家把希望值要管理好,这是一个英文的概念,叫manage your expectations,希望值是需要管理的,我觉得另外,我们中国学生应该有一个观念就是高等教育并不约等于高等工作或者高等生活,我觉得大家把架子放下来,我自己有幸在耶鲁读书的时候印象特别深,我们楼里有一个非常朴素的一位工作人员,做着最简单的办公室工作,一个文秘,他自己是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男高音歌唱家硕士毕业,唱歌非常好,唱我的太阳你会觉得是帕瓦罗蒂第二,就是因为古典音乐这个市场非常地小,最后就留在耶鲁大学,在一个楼里面做非常简单的一些工作,我觉得也挺好,他生活得也很充实,也很快乐,我觉得对大学生来说,在经济的冬天找工作肯定有困难,管理好希望值,不要怕,我觉得没有更好的工作,退而求其次不是什么缺点,而且我真的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在世界上最大价值在于什么,在于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而这一定恰恰是我们大学生缺乏的,甚至是我们年轻人,我们白领缺乏的,如果说经济不好,经济下行的时候,有这么一点时间选择到中国,比如说一个偏远山区,去教一年英语,选择到新疆,到西藏,到中国人很多人不了解的地方工作一年,到一些艰苦的地方去体验一下,甚至这一年我什么都不做,背上一个双肩背的书包,我到处勤工俭学,我到各地区考察,去了解中国到底现实的中国,和我们媒体上的中国,跟这些等等中国有没有一个距离,真正中国是什么样,把你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想,写成文章,出成书,你可以写博客,表达你的观点跟大家分享,你对中国的思考,我觉得那未尝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观众:对于保八的问题,国际上还是会有相当部分国家持一种怀疑态度或者观望态度,我就想到是不是这和中国传媒会有相当关系,因为传媒的力度,传媒影响力使很多国家不能了解到,我们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

  龙永图:对于中国的了解,我认为全世界应该说是非常不够,应该说我们每次到国外去,就会感到我们中国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他们都不知道,还要加强我们中国传媒对全球的影响,这个影响力是我们中国软实力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保八,为什么中国人信心反而比外国人更足,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家底更了解,外国人对中国人到底有什么力量,他们的信心来源不太知道,说明我们介绍我们中国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中国经济越发展,传媒也越发展,因为中国经济越发展,我们社会会变得越成熟,更加宽容,而且能够更加接受不同的声音,这样我们传媒回旋余地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我觉得我们搞传媒的人,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传媒更加美好的未来、

  芮成钢:我觉得龙先生说得非常精彩,我再补充一句,这次来到这个节目看到《论道》节目英文的名字,我想可能龙先生起的,叫FORUM,论坛的意思,我特别开心,因为我们今天说的是达沃斯论坛,说的是博鳌亚洲论坛,我们今天中国,我们特别需要提倡这种精神,这种论坛的精神,这种FORUM的观点,今天龙先生也提到,今天中国有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就是大家动不动因为意见不合就人生攻击,这点特别清晰地体现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今天很遗憾的是,发现互联网上无论是褒奖还是谩骂都是廉价的,但是因为意见不合动不动就上升到人生攻击的程度,对此我非常反感的,因为我觉得其实,每个人有说话的权利,你可以不同意的我话,但是要你尊重我讲话的权利,有一个最早源于英文的说法叫做I disagree which what u say,but I defend why you say,我完全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对我 我相信对龙先生,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比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更重要,因为那是你根本的人权,我们今天最好每个人都有这种的观念,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去宽容,去体谅,去倾听,而不要听见意见不合就站起来指着鼻子去骂,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我相信这是论坛的精神,也是《论道》这个节目,也是FORUM这个词的精神。

  主持人:谢谢,那么我们也希望,这种论坛精神不仅是在即将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能够得到彰显,在我们社会各个生活当中各个层面也都能得到体现。那好,本期节目到这里要结束了

  ,感谢龙永图先生和芮成钢先生带给我们精彩的内容,也感谢车富强先生,和刘永刚先生,以及现场观众朋友的热情参与,观天下风云,与永图论道,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