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达沃斯到博鳌(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4:10  贵州卫视《论道》

  龙永图:这一条说明我们中国整个对于媒体所表达出来的,声音的那种宽容度,因为我们的企业家在达沃斯在其他一些国际论坛讲话的时候,都是英美的一些媒体,或者西方一些媒体给予报道,而中国老百姓也看不见,讲错了网民也不会骂,他们领导也不会指责他,对吧。但是在中国,在博鳌论坛上如果一接受中国一些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采访,很快就在报纸上,在网络上就出现了,这样如果是讲了一百句话,当中有一两句话不对的话,那这个骂声不断,所以他压力是很大的,所以这个也反映了,我们的整个舆论环境要加以改善。另外一条的话就是,我们的这些官员也好,我们的这些企业家在我们博鳌论坛和中国的媒体上发表了意见,那么他的同事会觉得,这小子怎么一天老出风头,这个媒体上到处是有他的镜头,一些企业家互相之间也很嫉妒,商场也是,你看他又在包装自己的企业,所以这样一种,就使得我们的企业家也好,我们的官员也好不愿意在媒体上曝光。我觉得应该要慢慢地把这样一个问题要解决掉,因为你不通过我们的部长,不通过我们的企业家,把我们中国的一些观点讲出来,那全世界对中国了解越来越少,我认为过去那种传统的,所谓谁不讲话,谁不见媒体,谁就低调 ,谁就是一种少说多干那种人物,这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应该把它改掉。

  芮成钢:我完全同意龙先生刚才说的,就是前两天我跟几个外国的媒体同行还在聊。我们在聊为什么世界对中国有这么多误读和误会,包括我们中国对世界也有误读和误会,当然有他们自身的原因,有这种价值观不同等等。有一部分原因也确实在于我们自己可能 ,我们传播得不够,或者说我们不以这种传播自己作为我们更倾向于的这种价值取向。

  主持人:对,东方人更内敛。

  芮成钢:对,更内敛。

  芮成钢:但我们看到有一些中国企业家是每年都去,这些人其实是我们的骄傲,比如说像,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先生,英文非常好,然后像中国银行的副行长,朱民先生,包括像一些我们青年的企业家爱国者的冯军 ,像陈峰,海航的等等。这些喜欢表达,英文也很好,这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都是非常好的中国的大使,中国的形象大使,像龙先生一样,在他们的领域 ,在他们的这种工作当中不断地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语言,甚至是幽默去传播中国,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我们需要更多的像龙先生,像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企业家去传播中国,减少世界对我们的误会。

  第三环节:

  主持人:那么刚才成钢,你在给我们介绍的时候,你也说过,就是很多不管是商界领袖,还是这些政要领袖,他们在接受你采访的时候本来预定时间是15分钟,有的可能是说的45分钟,时间会他们自动就延长,你跟他们的交谈中感觉他们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是一种怎么,他们会怎么去期待或者怎么看待?

  芮成钢:达沃斯上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有天赋,什么天赋呢?就是所有别人做的,关于对它的预测最后都会证明是错的,中国总会给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总是跟别人想象的不一样。达沃斯上,大家对中国经济的判断2009年,确实是,包括这次我们节目中,我们做了一些问卷调查,答案是8%的少一些,很多都是百分之五点几、百分之六,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都不持怀疑,肯定是还会增长5%。但是对中国还是很担心出口,下滑时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能不能很快地从这种出口依赖型的经济,转向一个更平衡的经济,他们确实有一定的担心。但是总的来说,我个人的判断是,他们低估了我们的四万亿,就是中国政府手上目前的这些现金,我们这些外汇储备,包括我们的财政收入,包括居民储蓄这些,我们手上现金的,包括四万亿的这种效能,高估了可能出口对与中国的影响,所以导致他们对中国经济预期要低于我们自己,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龙永图:联合国最近一个报告讲如果中国的经济能够真正达到8%增长速度的话,那么对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50%,就是全球的增长一半要靠中国的保八来实现,所以越是在这种,金融危机的大的背景下,我们中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能够在全球起一个更大作用的,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性的机遇。所以我们不要看到,仅仅是金融危机它带来的困难,更要看到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发展的机会,因为大家都在往下走,我们中国,虽然往上走的速度慢一点,但是两相一比的话中国的速度可能比原来我们的增长速度会更高,如果我们是八的话,所以这个对与我们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分量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主持人:其实说到这个“保八”的问题,我特别想问问成钢,就是你在这个达沃斯论坛,外界媒体也好,还是说这个外界的,这些企业家也好 ,他们对于这种说法,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芮成钢:相当一部分人是相信的,也支持的,对中国了解的,对中国不了解的人,很多人今天对中国还是存在着一些误会,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在接受BBC的一个采访,当时跟一个外国的经济学家辩论,我就发现他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他觉得中国也有经济危机,中国也有金融危机,我说这个跟中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包括国外媒体的宣传可能过分地渲染了,中国目前的一些,比如农民工返乡,短暂地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他们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是了解得非常清晰,其实真正了解中国经济的人会说“保八”可能。虽然也是一个挑战,但是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真正我们需要考虑,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保八”过程当中,在投资的过程中确保效益,确保这些投资不会被未来出现新的问题埋下一些祸根或者是种子,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真的把这个经济的质量搞好,把中国真正从一个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转向成一个更加平衡的经济,这些是我们真正的挑战,真正把民生做好,把环保,把这些事情做好。

  主持人:那么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很多人都拿它和60多年前,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相比较,那次会议之后美国就确立了它的经济霸主地位,但是现在事过境迁,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中国的发展,就像这次论坛的主席施瓦布他说到一个“G2”的概念,他认为全球的经济领导权应当由美国和中国共同承担,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一个论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含义?

  芮成钢:世界对中国,我们要警惕两种倾向,有的说一种一是低估中国,一是高估中国。那么“G2”是不是对中国实力,或者对中国的世界影响力的一个高估,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未来的世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就这两个国家,把这个世界就定了调子,可能也不完全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可能也是中国被高估了一下。包括现在有人在说,中国和美国是不是会引领世界的这个恢复,我们相信中国“保八”,中国保全我们自己的经济,实现我们的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中国是不是真的能够引领世界走出危机,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包括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又会是,我们就要好好思考一下。

  龙永图:实际上这个“G2”很长一段时间提出来了,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他有他的一定的道理,但是把我们中国和美国平起平坐地那么相提并论,我觉得本身,我们就不太容易接受,因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总量上毕竟差别很大,你像我们中国经济再发展得快,我们整个GDP总量在全球占8%,占8%的一个国家,他有一个8%的速度,对于全球来讲,当然是一个很积极的一个事情,但是不能够说发挥一个根本性的影响,决定性影响还是那些经济总量大的 ,像美国这样一些国家,它占全球经济总量25%以上,它要是增加一,那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就比我们增加好几倍就要大,所以我就觉得对“G2”这种观念不要过分重视它,我们中国实际上没那么大,人家说这样的话实际让我们中国承担更大责任,承担更大的义务,我们没有这个本事,来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听听挺高兴,但是不要太认真。

  主持人:不管他们这个期望是不是一种溢美之词,那么在这种经济格局之下,中国它到底应该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它应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也想听听观察员的看法。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