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于之前的《激荡》系列而言,《激荡•1978-2008》的特色在于:
1、大投入、大容量的大制作。全部纪录片体量庞大,每集30分钟,共31集。这一规模在国内电视界是罕见的。和有些媒体把30年回顾当作外在的政治任务来完成而尽可能的压缩投入比例相比,第一财经显示出更多的跃跃欲试和历史责任感。
2、以历史“见证者”的独特视角来书写一部“信史”。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该片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当事人”采访上,而是从 “见证者”的角度再现了过去30年的一系列重大财经事件。作为节目的主角,“见证者”的角色定位使观众得以从客观的角度冷静地分析过去30年中国的成就与得失,这在中国财经电视领域也当属首次。这种口述历史的方式,汇集了一大批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作者、记者与专家资源。诸如1978年随邓小平访日记录开放进程的摄影记者钱嗣杰、质量万里行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原《经济日报》总编艾丰、贴身采访袁庚的《袁庚传》作者涂俏、以连书4篇内参扳倒禹作敏的原《法制日报》天津站站长刘林山、以及深入观察德隆真相,提前两年预测德隆倒塌的《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张庭宾,100余位中国经济改革风口浪尖的“见证者”将首次披露大量细节始末,以他们零距离的观察、独到的眼光、理性的思辨与对事实的执著,重现历史。该片出品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认为,过去的30年,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的崛起与政治变革所带来的重大机遇。这其中涌现了大量成功的创业者、奠基人,也不乏隐匿在经济浪潮中的试错者、失败者。当我们回望的时候,会感受到历史的坐标如宏制的蓝图描画在眼前;当我们展望的时候,又会发现历史的浪潮“激荡”着我们不断向前跨越。《激荡•1978-2008》填补了经济发展中观察者隐身于视线背后的空白,让他们走到了幕前,还予历史一个完整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史。
3、本着记录历史的责任感,《激荡•1978-2008》打破传统的财经电视制作模式,以纪录片的形态使其更具客观、生动、深思、宽容的历史厚重感与典藏感。《激荡•1978-2008》没有采用简单化的纪录片的方式来包装,而是采用一个电视剧的方式,即以编年体的形式组织内容,每一年选取其中典型的人物与事件。创作者在挑选每年的人或者事件的时候,只有一个标准:即不管这个事件是成是败,是欢乐还是眼泪,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未来那张拼图贡献了什么,它是否为一个健康的富强的中国贡献了某种东西。该片实际上不是单纯的在记述企业史,而是在写一个企业家的心灵史,就是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用当下的成败来看待,而是要看他给这一代中国人传承下来的心灵财富。这样一个从正面的价值尺度来看待任何人对于30年的贡献的视野,为我们展示的是更接近与历史真相的因素,以时代冲突、人物命运、见证者回到历史现场后的反思等强化内容的层次感、吸引力。
4、强调财经专业评论的力量。对30年改革开放的回顾,本身具有呈现历史的价值;同时,对历史的评价与反思,也为我们观察现实、展望未来提供更为清晰的坐标体系。这是第一财经专业力量显示价值的地方,客观、宽容、开放的评论视角切入,为我们透过见证人的陈述,更为切实的感知历史烟尘背后的故事价值和沉重遗产。例如,对于牟其中,该剧使用了评论的话语,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并号召这个时代的人给他们这些人尊重。
5、以盛典来作为整个纪录片结尾的高潮。在《激荡•1978-2008》的最后,第一财经还将呈现《激荡•1978-2008》年度盛典,届时,30年来中国企业成长的观察者、见证者最终在第一财经的舞台上完成历史聚会,彰显他们对于纪录和见证中国经济史三十年所作的贡献,同时用思辩和智慧的碰撞放眼下一个三十年。以这样的活动连接历史与过去,见证者从历史的现场走到当代的现场,并走向未来的现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立足现实、通向未来的大门。这样一个结尾,作为纪录片从传播层面“落地”到现实生活,不仅拓展了第一财经的影响力,同时,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也是30年历史征程即将告一段落的最后时刻。历史其实就是这样如流水般流过我们的心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正在形成更为丰富的内涵。作为财经专业媒体,第一财经在年度的最后时刻给我们留足了悬念,让我们期待着在2008年的最后时刻,见证历史,也见证第一财经从匆忙的信息传播者,华丽转身成为更富有历史厚度、时代方位感的思考者。在历经一个月的观看之后,有一个庆典作为收尾,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情感汇聚,将为历史的精彩呈现增添更多艳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