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勃发出一派生机。这时,刘庄的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史来贺戴上老花镜,反复琢磨中央文件精神。他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刘庄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2/3的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刘庄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
“集体经济得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史来贺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得很重。他生前常说:“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
史来贺与村党委一班人几十年如一日,把对人的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刘庄村党委有15名成员,其中有6名党委成员分管思想政治工作。村里建立了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党员人人有任务的思想政治网络。全村300多户人家,家家民主选举了家庭组长,让会当家理财的人负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安排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在刘庄,思想政治工作村上管、厂里管,家里也管,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结合农民的特点,刘庄村经常运用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激发奉献精神。
华星药厂正式投产不久,有一次因为清理发酵罐的工人疏忽大意,干完活后忘了插上皮管,下一班工人向罐内输入的培养基被排入了地沟,等于半小时流走1000元钱。按常规,出现这样的事情,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人进行批评、处分,使大家引以为戒也就罢了。史来贺却想得更深更远:提高刘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比建设10个华星药厂更为重要。史来贺对干部们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
为全面提高刘庄人的素质,刘庄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使村里的娃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在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的同时,刘庄又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在刘庄,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高中不毕业者不安排工作,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没资格嫁到刘庄来;新过门的媳妇,必须到科研队接受几个月的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
现在,刘庄有14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1985年春节,许多家庭小组长向党支部反映,一些外村人来刘庄串亲戚时,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甚至拉刘庄人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史来贺敏锐地认识到,不刹住这股风,就会动摇刘庄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会干扰刘庄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史来贺的倡导下,刘庄村开展了一场反对封建迷信的大讨论,让村民们在大讨论中长见识,自觉地抵制歪风邪气。
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