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粮南运“卡脖”山海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物价上涨正在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而在我国粮食主销区粮价快速上涨之时,我国北方一些粮食的主产区价格却在下降。

  “希望在调控物价、尤其是粮价上涨时也要顾及农民的利益,要防止谷贱伤农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长刘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黑龙江省以肥沃的黑土地被誉为中国粮仓。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最大的产粮区之一,去年以3000万亩土地产出了近110亿斤粮食,占到全国的1%,黑龙江的1/7。尽管如此,粮农却没有相应地增加收入,刘刚说,在主销区粮价上涨之时我们的粮价却在下跌。

  据了解,齐齐哈尔市玉米价格每斤从去年的0.54元降到了0.51元,稻米同期从0.85元降到了0.70元。“实际到农民手上只有0.69元。”刘刚无奈地说,“豆油翻了一番。”

  对于这种粮食产销价格涨跌怪象,刘刚分析说,主要是市场流通出了问题,山海关这个“卡脖”的地方在运力紧张时每天只能放1200个车皮进关。而海运又不适合粮食的外运,导致了北粮不能南运,最终出现价格怪象。

  此外,进口粮也对主产区粮价下降产生一定影响。据了解,北粮南运中很大部分是原粮外运,主要运往河南和广西进行粮食深加工。在市场流通体系不畅的情况下,刘刚表示,希望能把粮食加工厂就地建造在产粮区。“这就要涉及到地方税收问题,加工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不会支持,希望国家能从全局考虑,用政策兼顾。”

  此外,加大流通环节投入无疑能从根源上解决困局。刘刚呼吁,可以从齐齐哈尔经内蒙古到北京,修建一条直达铁路。“此外就是加大公路运输,现在我们的高速公路没有人来,主要是质量不过硬不能承载集装箱大卡。一定要修高质量的公路,以缓解运输压力。”

  与此同时,加大农村初级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也不失为一条解决种粮农民与大市场对接的途径,刘刚这样认为。

  刘刚希望,国家能加大金融、保险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稳住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企盼国家开发出更多针对粮食的金融品种,加大信贷对春耕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齐齐哈尔市今年的春耕资金缺口达10亿元。“我们正在想办法筹集,希望能加大信贷力度,现在农民也在持粮观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卖粮,政府也不能强迫农民卖粮,否则会损害农民利益。”刘刚说。

  要学会工农两条腿走路,这位曾经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多年的政策专家对东北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甚为熟悉。“作为老工业基地,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工业复兴。”

  刘刚

  ●1957年4月生,籍贯吉林省东丰县,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专业毕业

  ●2001年10月~2004年3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副局长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

  ●2004年4月~2005年8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秘书

  ●2005年8月~2007年6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挂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黑龙江省县域经济领导小组副组长

  ●2007年6月~2008年1月,任中共齐齐哈尔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书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08年1月起,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党组书记;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李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