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巴厘气候会议 中国可作道义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16:09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王露 北京报道

  11月7日,欧洲议会气候变化临时委员会(CLIM,下称CLIM)的官方代表团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访华之行。

  此次访华代表团由CLIM主席Guido Sacconi先生率领,包括了欧洲社会党、人民党、欧洲左派/北欧绿色左派联合阵线以及欧洲自由民主联盟的十名成员。

  而且此次访华,还是CLIM第一次派出与非欧盟国家议会建立联系的代表团,也正值联合国12月即将在巴厘岛举行气候变化会议之际,“我们非常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更准确理解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特别是在巴厘岛会议召开前这段时间。”委员会大会报告起草人Karl-Heinz Florenz如是说。

  代表团在中国期间,会见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席毛如柏和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以及相关专业人士。

  “将向欧洲带回两个重要信息”

  “此次访问中国有丰富的成果,”CLIM主席Sacconi 先生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回到欧洲可以带回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首先,中国的决策者正在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并且时刻准备着在减少排放、节约

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采取行动,不仅仅停留在此方面的意愿上。”

  “另外一点也很重要,中国很重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展国际合作,包括在技术方面、资金投入方面与工业国家进行合作。”

  自2005年中国和欧盟的气候变化双边伙伴关系建立以来,两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密切的合作,包括双边磋商以及各种相关研讨会。欧盟驻华大使安博4月份曾经在中国广东透露,欧盟准备今年在华建立欧盟-中国能源和环保技术中心,但是具体选址没有说明。

  但是,Sacconi 主席也表示,在访问中发现双方还存在一些分歧,“中国在现阶段仍然认为应该保留京都议定书现有的结构,并且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兴市场,不应该作出数量上的具有约束力的减排承诺”。

  尽管如此,数位委员会成员依然强调,更重要的是,欧盟和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走的是相同方向的道路,最后必定能够走到一起。

  建立两年多的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正在紧锣密鼓的增强中。

  中国的道义承诺和条件承诺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一直是全球的表率。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是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CLIM于今年5月成立,由来自欧洲议会各政党的60名成员组成。其作用是为欧盟提出针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同时,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新一轮谈判开始之前,该委员会将协调欧洲的立场。

  委员会在10月22日通过一项“后京都议定书框架”决议:号召所有工业国家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建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和贸易”系统,以及清洁技术转让的途径;到21世纪中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

  据记者了解,这些都将是欧盟在12月联合国在巴厘岛即将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上的核心推动目标,此决议还要求欧盟保证最晚在2009年前确立一项国际性协议。

  大会报告起草人Florenz认为,要在《京都议定书》终止后建立一项新的气候变化国际协议必须有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加入才能成为可能。

  谈到中国目前还不想接受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的原因,CLIM成员之一Laperrouze女士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需要一些时间,发达国家应该提供最新的绿色技术,以帮助中国避免过去发达国家的有污染的错误发展道路。

  国际社会一直在争论的焦点,并即将在联合国巴厘岛会议上继续热烈辩论的是,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中国应该作出怎样的承诺?

  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最快将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国专家有自己的看法。多次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研究和写作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潘家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需要公平与可持续。

  “一方面,中国要承诺保障基本需求排放,另一方面,要遏制奢侈浪费排放,这属于道义承诺。”潘家华表示,而且,如果有相应的资金、技术,中国就可以承诺与提供方一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是中国可以做的“条件承诺”,也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相吻合。

  相关资料显示,清洁发展机制(CDM)目前在中国发展速度很快,每个月都以几十个项目的数量在增长。截至今年10月,中国政府已批准135个CDM项目,类型涉及风力发电、小水电、工业节能等,涉及碳减排量多达6亿多吨。

  世界银行和国际减排贸易协会报告也表明,2006年前9个月,中国交易量占亚洲国家CDM市场的60%。

  CDM在中国的成功,正是中国可以实施条件承诺的体现,因为发达国家从中国购买碳减排额度,能够使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改造能效以及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等项目得以可行。

  10月底,美国顶尖跨国金融服务机构AIG集团发布正式承诺其将投资支持中国新疆、四川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购买大约31万公吨碳排放指标。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