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商寅泉:以环保的名义构建中国产业发展新蓝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13:15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那部电影已经很老了,但它留给笔者的影像却是常新的: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会使我们永葆奋斗的精神,永葆进取的青春心态。

  同样,中国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青春时期,充溢着勃勃的生长欲望。但是,这种生长所带来的负效应也在引起我们的忧虑,这就是现行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环境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鉴明的一席话犹如警钟:“现在有很多地方的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它不是绿色的,而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如果去除环境补偿成本,(增长)很可能是一个负数。”

  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我们要哪一个?所有的人都会回答:全要,一个都不能少!对,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认识上的统一并不能保证行动上的步调一致,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增长,仍然是需要我们努力破解的一道难题。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是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

能源利用率仅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但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却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公斤标准煤制造GDP仅为0.36美元,世界均值为1.8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约是我国的15倍。这些数字表明,我国产业发展所走的路不是循环经济,而是掠夺经济、破坏经济和不可再生经济,它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是必然的。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构建新的牢固的国家比较优势,是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成为许多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但是,这种优势目前是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潜伏着中长期的“增长危机”,弄不好会使“拉美现象”在中国重演。这些国家曾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利用本国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发展一度非常快,但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方式上,过于依赖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及时提高自己的产业创新能力,构建牢固的国家比较优势。随着这些国家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后,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外资不断转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地区,导致这些国家经济活力丧失甚至出现衰退。要避免出现“拉美现象”,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优势是突破资源瓶颈制约的关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发展,从而构建新的牢固的国家比较优势。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产业发展,是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加快产业调整步伐的关键所在。未来5年,在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四项战略性任务。一是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大力发展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培育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二是加快原材料工业产业升级。要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控制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降低消耗,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三是提高轻纺工业国际

竞争力。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快轻纺工业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巩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四是促进区域工业协调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初步形成地区间特色明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中国产业健康发展的精髓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不久前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其中包括:1.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2.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极大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根据这个总体战略目标,50年后,我国将全面建成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这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蓝图。结合我国的现阶段情况,如期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我们把水从清弄浑、把山从绿伐秃、把天从蓝染灰、把空气从清新变污浊时,很容易做到,但反过来让它恢复到原样甚至更美好,则难上加难。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