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石慧琼)继连续两年的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试点工作后,广西又一批贫困农户得到“借鸡生蛋”的惠泽。9月14日,由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联合召开的2006年全区扶贫到户贷款工作会议在首府结束,会议确定今年广西扶贫到户贷款的实施范围,将从2005年的20个县(市)扩大到45个县(市、区),通过财政贴息,直接发放扶贫到户贷款4.4亿元,计划扶持11万户贫困农户、40多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让受助农户只用返还很低的利息,以减轻还贷压力。打个比方,如果银行利率是8%,如果一个农户贷款1万元,一年就要还800元钱,而惠农贴息利率是5%,那么这个农户一年只用还500元,相对减少了300元负担。几百元对于一个农村贫困户来说,可以“办很多事”。
广西从2004年起,先后在马山、平果等20个县(市)进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试点的基本做法是:国家将部分中央财政贴息资金拨付给地方,由地方将贴息资金直接补给贷款贫困农户、或将贴息资金转给负责发放到户贷款的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补给贷款的贫困农户,以此来帮助贫困农户获得信贷扶贫的支持。
两年多来,全区20个试点县(市)共发放到户贷款2.6亿元,扶持近6万户贫困农户发展桑蚕、剑麻等种植业及商业、运输、加工业。
贷款回收率为93.8%,获贷农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会议同时提出了目前到户贷款试点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如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农户(人均年收入低于668元以下),获得贷款的比例还比较低。全区获得到户贷款的绝对贫困农户占获贷款贫困户总数比例仅有19.2%,个别县还不到10%。
此外,到户贷款改革试点政策宣传发展不平衡。调查发现,一些试点县部分村屯的群众甚至借款户根本没听说过“有这种好事”。有的贫困户,已还清借款,也符合贴息对象条件,但借款人仍未知有贴息之事,没有领到贴息资金。这种情况,在抽查的9个试点县中,有3个县存在,潜藏着“人情贴息”和“冒名贴息”的风险。
再者,到户贷款贴息资金发放速度进度较慢。由于经办人员经验不足,工作拖延等原因,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至少有200多万元贴息资金未兑付给农户。
还有个别试点县的管理严重滞后,自治区下传报表后,当地竟然几个月后连表也找不着。个别市、县统计数据错漏百出,前后矛盾,某县竟然报上“本年发放”金额1260万元,“历年累计发放”金额却是558万元。
会议强调,扶贫工作“首先解决感情到位问题,钱管不好对不起老百姓”。各级试点工作部门一定要加深与农民的感情,认真研究政策开展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公正,解决资金分配不合理甚至腐败问题。编辑:韦怡作者:石慧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