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
精英人才培养需要“一对一”
不过,诺奖论坛上的大师们在看到北京深厚的学术基础的同时,也对国内科研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宝贵意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认为培养最顶尖的基础科学青年人才,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小而精的研究中心,教授和领导都是在积极参加研究工作,并且要明确研究方向,老师跟学生每周应该有“一对一”的教导工作时间,要紧抓时间和机遇,要注意什么是大方向,要参加国际会议,要参加科技竞争,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支持。
在培养人才方面,李政道特别推崇“一对一”的教育方式。1946年,李政道离开了昆明西南联大,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费米教授对他采取的就是“一对一”的教育方式。那个时候每个星期费米教授至少要拿出一个半天的时间来和李政道“一对一”进行物理方面的讨论,讨论涉及的方面很广,从天气物理、核子物理、原子物理、到固体、流体、气体,凡是基础性的重要问题,都进行深入分析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至今仍让李政道念念不忘。
1946-1956年之间,美国芝加哥大学就有11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工作学习过的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就有20位。这充分表现出精小的研究中心以及师生之间“一对一”的教育是培养最顶尖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关键。此外积极地参加国际科学会议以及一些科研竞争也是必不可少的。
穆拉德
中国科研急需纯净的学术氛围
“说实话,目前中国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只处于美国的中等水平。”徐兴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谈及落后的原因时,徐兴智的回答让记者有点意外,他向记者表示,就科研设备和实验市的硬件而言我们并不比美国差多少,但主要是在一些软件方面,例如科研经费全部投在科研设备上,而对于设备的一些维护费用以及耗材的投入非常有限,此外,缺乏一些高素质的研究人才也是制约国内生命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因。
在谈到国内的科研体制时,这位刚从美国回来的“洋博士”感到很无助,“大部分的研究时间还要用来应付一些为了评职称的课题上,而根本不能从事一些前端性的科研项目。”
同时,徐兴智还指出国内在科研上还没能做到资源共享,他介绍说在美国的时候,一把钥匙可以把所有实验室的大门打开,而在国内也许用3把钥匙才刚刚能打开一个实验室的门。
在这些国外高等学府“镀金海归”看来,国内如今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政策,而是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一个相对“安静”和“单纯”的实验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