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柯达相机事件分歧难跨越 消费者维权咋就这么难(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00:00 新华网

  “其实,我们的消费者非常善良,他们大多数提出的都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针对这样一款有质量问题的相机,很多消费者提出的主张只是免费更换一款不低于原性能的相机或者过了保修期的相机给予免费维修。”邱建国说。

  但是,目前很多消费者认为,柯达给出的解决办法“不厚道”。

  “LS443型相机像素是400万,2002年购买是3000多元,现在这一像素的相机市场上大概在1500元至1800元左右。但柯达解决方案中,更换一个镜头就要收消费者1500元。”邱建国说。

  “柯达给我们的回复,完全回避了消费者使用其产品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而是强调他们的产品经过了检验,并符合国家三包规定。但是,三包规定针对的是个案,而不适合类似LS443这种本身就有质量问题的情况。”邱建国举例说,如果销售了1000把椅子,其中只有几把椅子在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那就是个案。如果一大批椅子都出现了断某一条腿的情况,那就是产品本身有质量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管理中心刘祥认为,通过了检测的产品不表明就没有缺陷。我国目前已召回了40万辆汽车,没有一台车当初没有经过检测,没有一台不符合标准。但为什么还要召回?因为有问题出现。企业不能一旦产品有了问题就拿通过检测作为挡箭牌。

  北京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律师认为,柯达相机从质量来讲违反了产品质量法。尽管国家在这方面没有标准,可能对这类产品不具有召回制度,但它在设计上有缺陷,实际上也涉及召回的问题。

  反思:柯达相机事件带来了什么

  目前,柯达相机事件折射出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思考。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汪立昕处长认为,柯达相机事件不是偶然的,今后这类问题会不断增加。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来说,这就增大了消费风险,其风险的排除靠个人是不够的,国内法规法律要及时跟上,管理部门也不能缺位。

  邱建国表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问题很常见,关键是采取怎样的态度。绝不能见利忘义。如果一个企业不以诚信做保证,不重视消费者权益,而是想方设法钻法律漏洞,消费者最终会选择用脚而不是钱来给企业投票,企业最终会因小失大。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助理刘俊海认为,当前国内出现的一个常见现象是,产品出现问题后大量投诉无监管,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权威检测,检测之后没有主管部门责令有关企业整改。因此应建立统一的召回制度,而对相机等产品,应尽快出台国家检测标准。

  虽然最终此事如何解决业界尚在静观,但已可确知的是,这次事件凸显国内消费环境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在强势企业面前,消费者仍要为维护自己应得权益而呼号奔走。它同时表明,不论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还是国内法律法规建设方面,都需要进一步走向成熟。(完)

  柯达相机事件:分歧难以跨越 协商仍需继续 新闻背景

  柯达公司田耕1日则表示,目前柯达正在多方与相关消费者联系,寻求妥善解决方案。田耕说,例如,此前已有30多位消费者选择了付费1500元更换镜头的方式,现在柯达公司对这批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即用以旧换新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供一个600万像素的相机。“我们的方案和价格不会一成不变。但免费换机绝不会做。”田耕说。

  ·343人集体投诉柯达 “问题相机”该谁埋单?

  ·柯达不参加消协听证会 称先解决消费者情绪问题

  ·柯达LS443相机存在3大问题 23省343人集体投诉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