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凯 特约作者 刘琳 发自上海
编辑絮语: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到“十一五”末,要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为此,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循环使用能源资源的新技术,研究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不仅将成为政府重点扶
持的行业部门,也将成为各类资本抢占先机、挖掘利润的新兴市场。
太阳能作为最重要的新能源开发选项之一,我国具有明显的总量优势和市场前景优势。但是,我们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瓶颈制约同样严酷:一是发展太阳能产业需要的硅资源,我们高度依赖进口;二是培育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刚刚起步,土壤未成,步履维艰。
但即便如此,我国民营资本已经先行一步。
2005年12月14日,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PowerHoldingsCompany,以下称“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它以20.35美元的价格开盘,报收21.2美元,较招股价15美元上涨41.33%。无锡尚德共发行2638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R),筹资4亿美元。
而国际资本追逐的,是公司掌门人、董事长施正荣本人拥有的10项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专利。施是国际太阳电池领域一流的专家。
在全球油气价格飞涨、废气污染蔓延的今天,寻找可替代的新能源,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已经成为各工业大国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行动。无锡尚德名称中的“太阳能”三个字,也已经写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此背景下,当我们聚焦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时,除了关注其因持有6800万股股权,身价飙升至13.838亿美元,更应当探寻其在国家新能源战略中的积极作为,以及其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效应。
换言之,在无锡尚德的“太阳能故事”唱响纽约股市同时,人们也在担忧:它究竟会成为一个新能源企业创业的起点,还是将昙花一现,沦为一个概念泡沫?“十一五”规划中指明的我国太阳能发展战略,究竟要走多长的路?我国在世界新能源研发竞争中,能否先声夺人?
中国民企创富新神话
无锡尚德到纽约交易所上市有一段逸事:2005年下半年,施正荣打算奔赴纳斯达克上市。结果他的上市计划被纽交所CEO约翰·塞恩看到了,塞恩开始“明目张胆”地“挖墙脚”:纽交所多次打电话并且发传真,让他换一个地方融资。9月18日晚上,施正荣在无锡市组织的一个合唱比赛上唱完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遂下定决心,决定去纽交所上市。当晚10点钟,他还回到公司办公室整理材料。并且,10月份,约翰·塞恩直接奔赴无锡。就这样,施正荣被纽交所“俘获”了。
2001年,在日升日落的某个时辰,施正荣开始谋划并塑造着这个“靠太阳生长”的孩童。当年,在无锡市政府的协调下,无锡小天鹅等数家企业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再加上创始人施正荣出资40万美元现金,成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从而以640万美元为资金基础开始了太阳能产业旅程。
2002年9月,无锡尚德的第一条1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开始投产,但是同年的销售额并不理想,整个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半年之后,尚德第二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公司开始正常盈利。时隔不久,第三条生产线又进入使用阶段。2005年9月又有两条35兆瓦的生产线投产。
从2001年至2005年,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产能扩张了12倍,目前的总产能达到120兆瓦,全球排名第6。并且,其利润翻倍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已经盈利2000万美元。
无锡尚德受到纽交所的礼遇,无疑与其良好业绩密切相关:2004年,公司总收入8529万美元,净利润1976万美元,毛利率为29.5%,销售净利率23.2%。2005年1-9月收入13701万美元,净利润为3197万美元,销售净利率23.3%,毛利率为32.8%。
在过去的4年里,施正荣无疑在无锡尚德太阳能产业聚变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拥有10项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的专家,他曾于1988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留学,跟随国际太阳电池权威马丁·格林教授学习,并于1991年获得太阳电池研究领域博士学位,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上攻读博士学位时间最短、成绩显著的博士生。
1995年,施正荣在澳大利亚筹建了世界上领先的太阳能研究中心,领导一批世界顶尖的太阳电池专家对第二代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入主尚德后,他开始了他的宏远理想,“要带动一批企业加入到光伏行业中来,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在此轮扩张中,施正荣以一位科学家的风范,高度关注技术研发。尽管投产还不到3年,尚德却已经创建起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光伏技术研发中心,先后引聘国内外高级专家20余名,其中7名博士都是海内外的一流科学家。
无锡尚德不仅引发了太阳能科技的研发风暴,其资本效应也是成功的。上市后,施正荣曾这样表达他的满足:“今天,可能企业内部会多出20多位百万富翁吧。”
谁为太阳能产业装引擎
目前,无锡尚德已发展为中国最大、位列世界十强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8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
在纽交所上市后,无锡尚德开始了扩张的步伐。2005年12月底,洛阳尚德太阳能生产基地奠基仪式顺利举行。据说将在此建设一条30兆瓦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和一条3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预计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建成投产后,尚德的晶体硅电池年生产能力将达150兆瓦,到时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无锡尚德之所以能短时间发展上市,在于它选择了当前最具有升值潜力的行业———新能源。在全球资源高速消耗的情况下,众多国家和企业都把目光投向开发和利用新兴能源,无锡尚德正是借助了这个发展的快车道。并且,它凭借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已跻身世界新能源企业先进行列。在德国、荷兰、日本等地举行的国际新能源产品展销会上大放异彩,打开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在世界上的销售渠道,甚至还远销至南非。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有资料显示,全球石油资源还能使用100到200年,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也随着掠夺性消费逐年减少,伴随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现在来看,新能源产业集聚了政府、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关注。政府考虑的是,用什么样的能源替代方案把中国的能耗降下来;企业考虑的是,如何寻找市场容量比较大、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新能源项目。对消费者来讲,能源涨价,负担
会转移到家庭中,他会考虑现在使用的一些产品耗费能源的状况如何,怎样使用新产品去替代,降低能耗。”帕勒咨询资深董事、资深评论员罗清启说。
施正荣回国创办无锡尚德正是看准了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粗放型的开发和利用随处可见,导致河流、土地以及空气等污染现象日益增多。
过去10年里,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是能源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平均年增长达30%。国际太阳能产业增长速度更是飞快。在考察国内外市场后,施正荣认为,发展太阳能技术是中国能源工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并且,中国发展太阳能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离开澳大利亚,踏入中国太阳能行业。
据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介绍,我国荒漠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我国2003年全年的耗电量。另外我国的北方、沿海等很多地区,每年的日照量都在2000小时以上,海南更是达到了2400小时以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开发太阳能在我国具有极大的潜力。
与这一巨大潜力相比,中国国内的太阳能企业技术落后,分散经营没有规模,根本无法和世界上的巨头竞争。而太阳能在我国的推广还面临很多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这在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目前无锡尚德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销往欧洲,国内的太阳能反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尚德对此显得颇为无奈。
当然,若要改变这一困境,企业并非无事可做。无锡尚德已经在慢慢“培养用户”,他们对建筑设计师、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官员进行太阳能电力的知识培训和普及。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上海“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和江苏“一千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政府光电推广工程。种种迹象表明,政府在太阳能产业方面给予强力支持,以及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已经指日可待。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将达到40万千瓦,2020年达到220万千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力无限的太阳能储量,为中国发展太阳能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节约型社会”需要新能源
无锡尚德在短短3年内形成资产上亿的规模,并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领头羊。对此,施正荣的解释是:“我们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介入了一个好行业。”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构建节约型社会,在能源开发上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成为中国经济2005年的关键词,这也为众多新能源开发企业大力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2005年5月,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亲自担任组长,这表明我国的能源战略提上了一个新高度。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将提上开发日程。
其实早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尚德公司时就指出:“太阳能技术关系到中国的能源战略,要大力发展这一产业。”这自然是对太阳能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暗示了太阳能产业在中国能源战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创建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要求节约能源,更多还是期望减少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据了解,我国虽然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使用国,却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我国平均单车耗油2.28吨,比美国高10%至20%,比日本高出1倍。而由于煤的广泛使用,我国二
氧化硫年排放量达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即使抛开环境污染不说,作为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总有一天会被消耗一空。据此,专家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政策顾问奥利弗·沙佛则认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面临的障碍主要是观念问题,是等到几十年后煤和石油行将耗尽时再改变方向,还是现在就及时开始重视和利用?
很多太阳能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开发和使用新能源需要国家支持,欧洲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大面积采用太阳能电池,主要是政府进行了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
2006年,这些问题将不再是我国新能源企业所担心的,因为《可再生能源法》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对新能源未来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同时,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会进一步深入人心,对于那些雄心勃勃准备在新能源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难逢的机遇。
突破瓶颈需全社会合力
一般而言,太阳能产业包括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无锡尚德属于后者。“无锡尚德的发展,将我国与世界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无锡尚德的崛起,给众多的投资者决定投资光伏行业树立了坚定的信心。”金通证券一位分析师说。
无锡尚德的成功,必然引起跟随效应。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该行业,也会有更多的太阳能企业问世。
在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必要的警示:尚德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太阳能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也不意味着投资太阳能伸手就能摸到钱。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则是我国目前的太阳能企业,处于“受制于人”的地步。
用专家的话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和下游目前都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李玉文语)。”说上游产业卡在外国人手里,主要指的是硅,行话叫做“拥硅者为王”。
据了解,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能需要依靠太阳电池,而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太阳电池是晶体硅太阳电池,高纯度多晶硅正是其生产原料。而我国的硅缺口却很大。据调查,2005年我国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3800吨,其中光伏产业需求2691吨,而2004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只有60吨,即使全部供应光伏产业,也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6%。
世界上生产多晶硅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2004年总产量为24000吨(全球市场需求量为26201吨)。硅的价格也迅速上升,一些国外生产企业已对我国实行限购和禁购。据说,国家发改委表示,2005年至2010年,政府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太阳能项目,其中该资金的65%将投向光电转换(即太阳能电池),无锡尚德和G天威等公司纷纷投身硅材料领域。
下游而言,需开拓国内市场。目前中国太阳能产业之所以发展,与欧洲发达国家严格推行可再生能源法和环保政策有关,中国厂商的订单主要来自欧洲。但这扇门迟早会被关上,届时替代的就应该是中国本土市场。
并且,如果更多企业进入太阳能领域,未必是一个好现象。“太阳能投资如果一拥而上,做得太快,标准、服务和质量都跟不上,那么将会损害到消费者和整个行业,这是实业上的泡沫。而股市上的太阳能泡沫是,不认真做太阳能的公司,仅仅把太阳能当作炒作的一种概念,这种泡沫危害更大。”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黄鸣担忧说。
黄鸣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据罗清启介绍说,仅就一般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而言,就存在假供给现象。一些生产价格几百元的劣质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败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这会透支这个行业的信用,这个现状要改变。”
《国际金融报》(2006年01月09日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