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询价还是竞价 外汇交易员如何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6: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马宜 欧阳晓红 北京报道

  1月4日,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外汇交易员们开始尝试一种对他们来说全新的交易方式:询价。同时,原有的竞价撮合方式也仍将保留。一种是场外的询价方式,一种是场内的竞价方式,交易员们将做何选择呢?

  同一天早上9点15分,由13家做市商代表“市场意志”而形成的中间价取代了原有的有央行身影的系统撮合价。在2006年第一周的三个交易日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牌价连续创历史新低,由1月4日的8.0702一直到1月6日的8.0675,跌幅27个点。

  询价?竞价?

  “作为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基本制度,全球即期外汇市场的绝大部分交易量都集中在OTC市场(即场外询价交易),以美国为例,OTC方式的交易量占全部外汇交易量的比例超过90%……考虑到在引入OTC方式的初期,中小金融机构在短期内获取授信存在一定困难,为满足中小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需要,仍有必要保留银行间即期撮合方式。”央行发言人在其官方网站上称。

  “从央行这段话来看,它更多强调的是询价交易及其价格发现机制,这是未来市场化的趋势。而竞价交易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一位交易员认为。

  去年7月21日汇改时,交易员面对的还只是汇率由固定到浮动的变化。而现在,汇改宣布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随着新交易方式的引进,他们的工作将更具挑战性,也更像一个真正的交易员:如何与交易对手讨价还价,如何综合考虑成本和风险,做市商如何自主定价……

  “这两天我一直在观察两边的价格,试图摸清两边价格变化的规律。”一位日资银行的交易员称。

  做交易无非是考虑交易成本,价格,效率。

  “如果从成本角度考虑,我们当然都希望通过询价做了,因为手续费低。”这位做市商的态度反映了大部分机构对询价的第一感觉。

  由于询价方式采用交易对手之间双边报价,而不再通过交易中心的系统撮合成交,交易双方需自行清算,且清算风险也由交易中心转移到金融机构自己承担,询价方式的手续费只有十万分之一,比原有竞价方式万分之三的手续费便宜30倍!

  在价格上,从2006年的最初三个交易日来看,询价和竞价并没有太多差别,在很多时间基本是同步变动。

  央行1月3日的公告也强调,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仅仅改变了中间价的生成方式,人民币对美元等货币交易价的浮幅仍按现行规定执行,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但是询价系统的有效性似乎还不能令交易员满意,或者说,交易员们对这种新的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并且,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似乎还没有由机器撮合来的更高效。

  “从效率来讲,还是竞价比较快一点,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马上成交,不需要跟对手方授信、合约、清算等等。因为在等待交易对手确认的时候,市场价格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一位中资银行交易员称。

  “如果不是非常着急,就一定是通过询价做。只有非常紧急的交易,才通过竞价。”这位交易员接着说。

  况且,在竞价方式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由系统“包办”了。而在询价中,交易双方要自己清算,为控制风险,还要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这样,除了前台的交易员外,银行内部还需要在中台、后台设置更多的人力支持。

  询价有自己的价格优势,但在第一周,市场流动性有限,主要是因为各个银行所授予的信用额度,实际愿意成交的量都有限。

  13家做市商尽管都要报价,但金额大小不一。通常一笔外汇交易量都在千万级水平,但有的做市商报出的金额并不能满足这种批发金额。

  “今天上午,我看到交通银行的报价只有200万美元,像四大行及花旗、汇丰这样的外资行,一般都是1000万以上规模的。量大的单笔有3000万。”一位交易员在1月5日表示。

  “询价市场上还出现报价倒挂的现象,有些银行的卖价甚至比其他银行买价还要低。这表示做市商虽然报出价格,但真正想成交的也许只有50万、100万,这会制约流动性。”另一位交易员称。

  而各家做市商报价数量不一,可能和他们自身的头寸状况有关,也和各家银行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有关。做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管理能力,多余头寸应该有自己的平盘渠道,否则就会面临汇率风险。但大部分中资银行并没有做市商经验,一下就要承担如此大的业务,他们宁可相对保守。

  但外管局会对做市商进行定期评估和不定期核查,对不具备做市商基本条件或不履行做市义务的做市商暂停或取消其做市商资格。如果做市商持续成交量太小,很有可能被取缔。

  “我们的原则是:既会努力满足做市商的责任,也会在敞口方面严格控制。”一位交易员称。

  寻找真正的价格

  当询价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交易方式后,此前采用的银行间撮合市场收盘价已失去代表性,改进中间价形成方式已成必然。

  新的中间价形成方式是: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13家做市商询价,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

美元汇率中间价。

  如神秘的“篮子货币”一样,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过程中的权重并没有完全公开。央行在其公告中称,“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除交易量外,做市商在央行心中的分量并不一样,对政策配合的程度,报价的活跃程度,也许都在权重大小的考虑之中。”一位交易员分析。

  但比起竞价交易的不透明,询价方式已经是一个市场化的极大进步。

  在竞价方式中,由系统撮合,谁也不知道交易对手是谁,更不知道在每天形成的价格中,央行在其中对市场的操纵到底有多大。

  而询价方式则由做市商根据自己的头寸和预期报出价格,反映了他们对市场的看法。

  询价上线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中间价为8.0702,与200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按竞价方式的收盘价持平。当天竞价市场以8.0675收盘。

  1月5日9点15分,中间价报8.0678,随后在当天的做市商报价主要集中在8.065到8.066区间。竞价收盘价8.0657,最低价8.0646。1月6日,中间价8.0675。

  “毕竟波动幅度还维持在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内。但从这两天来看,价格持续下跌,真的是很难判断人民币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一位做市商称。

  这位人士分析道,两个市场互相影响,一边价格波动,另一边也马上跟着波动,竞价价格随着询价市场价格波动,这说明了央行在市场中不断的退出,反映了做市商多空双方的力量。

  而且,在新交易方式上线的第一周,一切都仍处于磨合期,外汇交易中心的官方网站还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故障。

  作为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官方网站,“中国货币网”在1月4日开市及1月5日全天陷入瘫痪。

  “访问量太大了,吃不消,所以临时将中间价移到中国票据网。”外汇交易中心发言人忻文雯对本报称。

  在经过了一些改动和测试后,1月6日凌晨,中国货币网终于可以显示全部内容,但仍未公布竞价交易的当日行情。

  链接

  OTC方式是指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以双边授信为基础,通过自主双边询价、双边清算进行的即期外汇交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