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论广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7:2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陈斯达近几年来,广州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实力明显增强的好局面,但广州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加快广州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发展民营经济,需要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措施、发展环境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因势利导,大力推进,才能使其得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广州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至2004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共9.99万户、注册资金总额1153.7亿元、投资人数28.88万人、登记雇工人数为58.9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04%、22.58%、91.93%和21.35%;个体工商户24.48万户,从业人员37.54万人,登记注册资金54.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1%、4.03%,下降了6.74%。至2004年底,广州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有81456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81.57%,同比增长25.71%;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有9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0.01%,同比增长0%;个人独资企业有15296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5.32%,同比增长37.81%;合伙企业有3099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3.1%,同比增长14.74%。其中,企业集团有67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0.07%,同比增长42.55%。私营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广州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户均注册资金分别是115.52万元和2.23万元,均超过全国101.3万元和1.59万元的平均水平。截至2004年底,广州市登记在册的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225户,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私营企业有48户,私营企业集团有67户。规模经营和品牌化的民营企业明显增加。目前,广州市民营经济在商业贸易、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饮食服务等领域的经营已呈现规模发展的势头。涌现了一批像新荔枝湾酒家、东江海鲜酒家、绿茵阁咖啡厅等知名的饮食集团和连锁店。在2004年全国房企十强中,广州的民营企业有3家入围。与此同时,品牌化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涌现了“立白”洗衣粉、“好迪”化妆品、“康威”运动服、富力地产、海印集团、宝龙集团、七喜股份、蓝月亮、美晨集团、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等一批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全市民营企业拥有市著名商标80个,省著名商标15个,全国驰名商标1个。

  广州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1.个体工商户总体发展缓慢,生产制造型的个体工商户比重偏小。这几年,广州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已趋缓慢,并出现了负增长,其中,2003年底的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22%、13.23%和11.27%;2004年底的户数、从业人员虽比2003年底略有回升,增长6.31%和4.03%,但其注册资金还是呈下降趋势,下降6.74%。出现这种情况诚然与个体工商户企业转变为新的私营企业有关系,但也有营商环境的影响,如受经营成本加大、城区改造拆迁等因素影响,使部分业户不能继续经营。到2004年底,广州市个体工商户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0.37%、7.69%、91.94%,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274倍,是第二产业的13倍。2.实力强、影响大的民营企业不多。1991年广州市的私营企业总数是3290户,当时排在全国各城市之首,到2002年上半年,广州市有58452户,上海市的私营企业有205142户,是广州市的3.51倍。目前,广州市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少于重庆、天津、成都、北京等大城市,仅与宁波、温州、潍坊等市相当。注册资本超10亿元的,省内已有10多户,但广州市尚无1家。3.资金不足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据抽样调查反映:广州市非公经济有50.04%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反映资金紧张的非公经济中,个体工商户占23.15%,非公司企业占25.5%,有限责任公司占23.78%,共占反映资金紧张企业的71.34%。目前广州市除少数大型私营企业容易获得银行支持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全市私营企业的贷款金额为23亿元,仅占全市贷款总量的0.35%。与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近50%的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巨大的反差。非金融部门筹集资金至今仍是个体、私营经济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主要渠道,有46.6%的私营企业和55.56%的个体工商户是向亲朋好友贷款的。4.企业的起点低,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2004年,广州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为115.52万元,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为2.23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2%和12.21%;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多,技术密集型行业少,新上项目起点较低,能挤进国家高新技术的项目少之又少;个体私营业主普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视野狭窄,不能及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训人才,造成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缺乏。5.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广州市很多个体私营企业仍采取以家族为核心的家族式管理,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决策随意化,企业缺少创新。在发展上普遍存在过度审慎,开拓性、前瞻性不够,更不敢随便地把企业交给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经营,投资决策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据统计,2004年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有9家,占全市私营企业户数的0.01%;集团公司有67家,占全市私营企业户数的0.07%,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占有的份额相当少。此外,民营企业在政策法律观念、资信、劳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原因分析。

  1.政策落实力度弱。2002年和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若干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对民营经济加以扶持。这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缓。一些部门在思想认识上对民营经济还存在歧视或为了本部门利益,在政策制定上流于形式,政策创新缺乏突破;二是一些部门办事拖拉,主动性较差,行政效率太低;三是政策难以落实到位,说得多干得少,许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扭曲。据省企调队调查,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政策的执行力度亟待提升,有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优惠政策不够明朗化,企业很难及时了解与掌握具体规定;四是变相“三乱”时有发生。一些政府部门权力意识浓厚,以审批控制代替市场监管,以红头文件停止一些行业经营或在一些行业内实行发展总量控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随意性大,对民营企业的检查过于频繁,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作。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将一部分政府职能转给中介机构代为履行,并通过这些附属的中介机构进行收费,特别是在各类许可证年审前,均要收取各类指定的服务费、检测费、检验费、培训费等,增加了企业的负担。2.企业融资难度大。就现实情况看,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商业银行受体制、管理和观念的影响,对民营企业心存戒备,贷款门槛较高。据金融机构统计,2003年广东全省金融机构各项短期贷款余额中,个体私营企业贷款仅占1%。在2002年全省民营投资资金来源中,民营经济的国内贷款占10%,而自筹投资高达40.7%,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只好高息从民间筹资,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3.缺乏一视同仁的平等竞争环境。市场准入方面,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民营经济在近30个产业领域存在“限进”情况。税收方面,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比例就比民营企业小,据相关资料显示,民营企业的所得税比例为33%,而外资企业则为26%。融资渠道上,目前广州市私营企业集体中通过上市融资的屈指可数。佳都集团是与新加坡ECS公司合资后在新加坡上市;恒大、城启、海印、宝龙、七喜股份等等则是通过买壳在国内上市的。对于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管理层基本持排斥态度,到目前尚未有一家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在广告招牌整治、散体材料运输车的颜色、合同期限等方面,要求民营企业的条件也都比国有、外资企业苛刻。4.企业产权结构欠佳。由于私营企业大部分是靠投资积累或者通过亲情关系借贷来的,产权主体带有浓厚的血缘、亲缘色彩,致使私营企业呈现出典型的家族式经营特点,产权结构明显具有封闭性和单极性。主要表现为排斥外来投资和私营企业社会化的滞后。其经营分散,经营理念封闭,协作意识差,与其他企业缺乏协调配套,同种产品重复生产,互相压价,恶性竞争,影响经济质量的提高。5.存在行政垄断。垄断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强制买卖、地区垄断、部门和行业垄断、强制联合以及制定具有限制竞争影响的行政规定。还有的以行业协会名义搞所谓的行业自律,由于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还是一种半官方组织,这种所谓的行业价格自律实际就是一种价格垄断。特别是一些集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行政性公司、承担着管理行业任务的大企业集团以及一些挂靠这个局、那个部享受优惠待遇的企业,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在某些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采购上处于人为的垄断地位,从而不公平地限制了竞争。有些法律法规本身就存在行业垄断。

  全面提升广州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今年,广州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围绕这一新要求,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考虑这样来确定:就要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积极实施民营经济产业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积极支持区域特色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向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变,坚持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并举,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快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占有率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群;发展一大批具有“特、专、精、新”特色、经营灵活的中小民营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产业。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从而全面提升广州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二)进一步优化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1.优化政策环境。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广州于2003年8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广州市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提出了“十个放宽”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针对民营经济的融资难问题,当前突出要完善和落实有关金融政策,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一是加快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各商业银行分(支)行要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新业务、新品种,同时研究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地方金融机构要考虑吸收民间资本,积极探索银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二是将政府设立的财政性引导资金、财政性补助扶持资金向民营经济开放;三是动员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设立担保机构,鼓励和规范民营企业间的互助担保;四是积极引导非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本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培育和壮大民营科技企业;五是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2.优化法制环境。全面清理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依法取消在进出口管理、用地、人才引进、办理证照等方面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着重规范政府行为,依法清理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三乱”行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3.优化政务环境。各级领导要把工作作风切实转到制定规划、政策引导、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民营企业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收费事项,降低收费标准;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严禁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和行政机关的中介服务、有偿服务、强制性服务;要按照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以及高效、务实的准则,全面实施《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开办事制度,向社会公开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办事纪律和服务承诺,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以“集中、精简、高效、优质”的服务标准,按“工商受理,网上发布,并联审批,限时完成”的方式,推行“网上并联审批”和“网上年审”制度,为企业办理经营证(照)和有关的年审事项,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4.优化市场环境。要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领域,都应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应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当前的重点,一是推行高新技术产业向民营资本开放,提高民营经济的技术含量;二是加快政府部门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允许民间资本在公交、供水、供气、环卫、绿化、殡葬等领域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等方式进入;三是要着手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把企业登记注册、依法纳税、履行合同、偿债还贷等的有关资料录入数据库,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征询服务;坚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偷税漏税、无照经营、合同违约、商业欺诈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打击走私和非法中介活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整顿建筑、文化、旅游、集贸市场,强化税收监管。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5.优化服务环境。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组织社会力量,为民营企业创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创业辅导、投资咨询、管理诊断等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性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律和市场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经济园区的整体功能,做到硬件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四是强化民营经济的社会保障支持,扩大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范围,将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养老、工伤、失业、医疗、女工生育等社会保险,纳入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后顾之忧。6.优化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民营经济对富民强市的重要作用,宣传先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事迹,在社会上形成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法律上平等的舆论氛围。同时,在民营企业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活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坚持开展对私营企业的评先活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经营户”和“光彩之星”评选。积极开展对私企纳税大户、先进私营企业和先进个体工商户的表彰活动。(三)实施民营经济产业战略,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1.继续扶持企业集团化经营。应把私营企业集团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税务、工商、计划、金融等有关主管部门都应以此作为帮扶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要选择一批主业突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能力强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好,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私营企业集团,作为市重点培育的对象。各区、县级市也应列出培育和发展大型私营企业(集团)的名单,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做强做大。2.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支持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形式融合组成大型股份制企业。目前广州市已有15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改制,转制为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法人或有限责任公司,其产权及管理模式对改变现存私营企业中大量的家族式经营甚有帮助,应该积极支持和促进其改制工作,要鼓励和引导私营经济通过产权转让、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并享有国有企业转制的优惠政策。对有条件的私营企业,更要支持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要鼓励、支持它们通过买壳、参股等形式重组上市公司。(四)突出发展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集群。1.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广州市汽车制造、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等支柱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资金支持、创业支持、社会服务等形式,带动民营企业发展专业协作、加盟连锁经营,与大企业配套,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继续发挥广州市民营经济在餐饮业、房地产、商业物流、出口加工业、信息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使之形成优势企业集群;充分利用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机遇,积极吸引外地、港澳资金流入广州,加强广州市民营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合作,发挥广州市民营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2.积极支持广州市发展大型的中高级批发市场。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相对集中地,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和系列产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和区域产业链,实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分散型、小规模型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形成一批规模大、辐射面广、示范性强的中高级批发市场。(五)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1.允许公司制小企业注册资本金分期注入。设立公司制小企业时,按《公司法》的规定注册,资金有困难时,注册资本金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注册资本可分期到位,但首期出资额须达到注册资本金的10%以上且最低不低于3万元;一年内实缴注册资本须追加至50%以上,三年内全部到位。资本金到位前,企业按注册资本由每位股东根据出资比例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鼓励申办非公司制小企业。创业者可根据自身资本规模、行业特点、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申办注册资本3万元以上,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合作制等其他组织形式企业,申办出资额不设下限的合伙企业和个体独资企业。3.实行企业预备期。本市科技人员、下岗和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时基本符合企业设立条件,但在某些条件上一时尚未达到要求,通过短时间可以达到设立要求的,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预备期企业,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正规企业进行管理,享受新设立企业的财税优惠,并在一年内视为非正规劳动组织享受社会保险过渡性政策。现有的社会非正规劳动组织向正式企业进行转化过渡时,也可先申办为预备期企业。4.重点支持科技创业型、吸纳下岗和失业人员社区服务型的小企业、农村种养殖业。对处于成长期的这三类鼓励型小企业给予财税、融资、担保、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处于出生期和衰退期的三类鼓励型小企业,给予宽松准入,并畅通退出,同时在一定时期提供免费服务。5.实事求是地解决经营场地问题。允许中小企业在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和不扰民的情况下,利用住宅、宅基地、闲置厂房和一些产权不清但确有明确使用权的场地从事商业活动。有关消防、卫生部门应予以检查验收。(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民营企业科技水平。针对广州市科技企业8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的特点,应继续扶持和突出广州市私营科技的优势。要继续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公平竞争,纳入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为此:1.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通过“领办创办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进兴办一批、做大做强一批”,催生一大批民营科技型企业。二是要重视现有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和孵化器建设,重视项目、人才引进,支持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要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风险投资运作理念。三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创建新的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广州市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水平。2.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科技合作交流力度。小批次地组织行业走出去寻求对接、经常性组织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各类技术成果洽谈会、继续办好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二是加大创新体系建设力度。要积极创建一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区域支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支持和鼓励社会发展多形式的科技信息中心、专利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鼓励现有的科研院所在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把科研院所改强、做大、变活;完善保障体系,以信息服务、增加科技投入为重点,完善政策法规、增强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设立专利专项资金,重点引导扶持鼓励发明专利申请、国外专利申请和专利示范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开展行业专利战略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加大执法力度,对商标、专利权人依法实施保护。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财政投入要依法定比例正常列支;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抓好五类载体。一是高新技术发展载体。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二是人才引进吸纳载体。主要是留学生交流会和创业园,通过这些载体将对其高新技术项目在经费上优先给予支持。三是科技合作交流载体。要发挥网上技术市场和虚拟科技研究开发中心作用,形成科技合作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和品牌工程。四是技术成果转化载体。要着手考虑引进外地技术层次高的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先进成果,在广州市设立成果转化基地,加快高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五是风险投资担保载体。现有的高风险投资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要多摸索如何搞好风险评估,如何加强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七)着力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1.明晰产权关系,规范企业制度。要引导企业在创立之初就要明确产权归属,突破单一的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资本社会化。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选择适宜的企业制度,积极引导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重组向现代公司制度企业转型,建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2.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民营企业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尽快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游戏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收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3.建立良好的信誉。要引导民营企业增强诚信意识,重信誉、守合同,创造和培养自己的品牌,摒弃短期行为,真正做到以质量占领市场、靠信用赢得客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追求持续的发展和效益。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世纪,世界经济已朝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的加速形成,这些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刚刚公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极大程度地改变了过去画线、画圈,将民营经济排除其外的情况。随着一个个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争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重大举措的推出,困扰民营经济发展多年的市场准入、融资、税收等问题有望得以解决。我们相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广州市的民营经济也一定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再创新的辉煌。(作者系广州市工商局局长)(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