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有多少“年报行情”可以期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1:00 证券时报

    2004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在市场的“隆冬”拉开序幕,人们在市场低迷中将目光再度投向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而2005年前四个月的报表披露期间,究竟有多少“年报行情”可以期待,其与往年的行情会有什么不同?

    笔者以为,在行情的异同方面,从股市本身以及其所依据的政策与上市公司基本面各个层面进行考察,今年的行情应该既会有往年特点的延续,也将会有
更多的差异,而差异的原因及进一步的演变动向无疑更值得密切关注。

    在行情的相同点方面,上市公司业绩历来是其二级市场股价的最基本决定因素,而年报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年业绩的具体展示,而且,人们也可以从公司的“既往业绩”的演变趋势、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内部经营与管理水平等各个层面,对其未来业绩进行推测,因而在行情走向方面,市场的各类投资者围绕上市公司的既往业绩预期与真实水平差异,以及依据现实业绩与公司各种内外因素的演变情况而建立新的预期,进而进行持股结构的调整,从而构成二级市场现实的机会或者风险。从投资者结构角度来看,近年以来,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日益扩大,基金主导市场的地位日益巩固,由其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被市场接受后也日益得以强化,今年市场中这一现状当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年报期间的行情特点与往年将保持相同的地方。

    从差异角度进行考察,当前市场与往年相比,股市依托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从而也决定着今年的年报行情与往年相比具有许多差异与不同。

    首先,2004年度市场的回落使股市的内在问题更进一步由“隐性”趋于“显性”,从“股权分置”到估值方法的“国际接轨”,人们对问题的反思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与深刻;而且,人们对股市自身矛盾的认识更多地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相关层面,其范畴甚至超越了经济领域,这一转变使得人们对年报的关注更加审慎,对年报的真实性要求更高,也将促使其在操作上更加慎重,这将在大环境上制约年报行情的展开。

    其次,2004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程度进一步加强,管理层对信息造假、信息隐瞒以及披露过程度中的不规范行为的监管与制裁更加严厉,使得上市公司的业绩信息透明度不断提高,最终促成上市公司的“现实业绩”与“市场预期”的差距日益缩小,年报变得更加可以预测,相应地也就减少了报表公布前后的由预期与现实差距所造成的“突发性”效果;换言之,业绩信息的透明使得市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映”,而无需一定要在年报披露前后。

    其三,国家一系宏观政策措施对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宏观调控使得煤、电、油、运等热门行业的过度扩张势头得以有效遏制,由于政策滞后效应的影响,上述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业绩在2004年度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们担心2005年度增长难以为继,因而对这些行业中的股票保持谨慎。

    其四,从市场角度来看,2005年初行情的差异主要还体现在市场起步以及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股指持续的下跌中伴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泡沫的压缩使市场风险大幅释放。

    目前,深沪两市已有相当一批个股的现实市盈率水平降至10倍以下,仅从市盈率水平进行比较,有人将当前的现状与1996年初上一轮大牛市行情启动初期的市场相提并论(如当时的绩优股深发展、深科技、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等的市盈率均曾处于10倍以下),当然,当前的市场环境无论是规模还是市场结构、市场理念等各个层面与当时对香港回归充满热切预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从仅以现实业绩因素进行考察,当前的市场已经处于中长期底部的判断,应该说是理性而理由充分的。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2004年报披露期间的市场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这些判断将有助于我们对行情可能呈现的新特点进行把握:

    一、从业绩水平与现实市盈率水平角度出发,当前的市场已经处于中长期的相对底部区域,一批个股已经具备了长期持股价值,新行情在业绩方面已经具备展开基础;当然,行情能否真正展开需要其他各种因素主要是机构资金方面的具体配合。

    二、与往年相比,年报行情如能产生,预计仍将遵循基金近年所一直倡导的“价值发现”与“价值成长”的基本理念。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形势出现的新的变化,在这一理念主导市场的同时,基于对2005年已经明确的政策导向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业环境变化的判断,一些行业个股股价具备防御性再挖掘的机会,如钢铁股,以当前价位与业绩水平,一些股票即使持股等待分红也已经具备持股价值,而煤炭行业2005年即使继续被看好,但因股价涨升已多而面临基金调仓的风险。另外,石化、汽车、机械等重化工行业2005年机会也不会太多;但一些行业将促使市场在对行业成长判断上做出新的取舍,如消费类行业,2005年也是基于政策环境的改变而正在可以被所看好。

    三、在市场机会方面,2005年市场中,我们特别看好旅游、商贸等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具体理由是2005年的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已由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定调”,即财政与货币实行“双稳健”的政策,重点支持“三农”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在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经历持续的投资高扩长之后,适时关注并启动剌激消费的政策,已经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事实上,前几年的市场之所以出现基金主导的大盘蓝筹股行情,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股票受惠于投资扩长的经济政策,如今,在国家政策更多注目于“消费导向”的时候,对这类股票进行关注也应该是“正当其时”;而在个股表现方面,一些消费类股票似乎正在预先做出反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年报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