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意义何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2日 09:30 证券时报 | |||||||||
    唐僧如果没有观音菩萨给的紧箍咒,对不听话的孙悟空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孙悟空并非不听话,紧箍咒还需要不需要呢?当然是不需要了。但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的股市对证券投资基金,也像对孙悟空一样,又要靠他干事,又怕他本事太大了不听话。1997年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3条第4款规定,“1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已经取消投资比例限制。按理说,20%强制持有国债条款的终结,虽然并不意味着基金管理公司不投资债券,但基金毕竟有了更大的资产配置自主权。然而,据统计,截至2004年9月30日,仍有占基金净值20%以上的基金资金依然套在债券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并不是基金不想跳出强制持有国债条款的限制,也不是基金不懂得投资股票才是净值增长率提高的更大空间,而是基金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基金法》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后,有关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运作管理办法和销售管理办法又出台了。新法规对基金的产品定位做出了若干规定,要求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应当按照规定载明基金的类别。基金名称显示投资方向的,应当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非现金基金资产属于投资方向确定的内容。于是,基金旧的紧箍咒刚摘下,新的紧箍咒就又套上了。     表面上,新规定无非是要求基金对号入座,基金不仅有选择“跑道”的自由,也有自我定位的自主权。但是,对号入座也和紧箍咒一样,一旦套上,就意味着基金失去了自由。难就难在这个套子是自己给自己套的,除非一开始就定位为混合基金,否则,如果基金合同中说明是股票基金,操作过程中却改投债券,就有违约失信之虞。     对号入座无非是为了规范,其本身的初衷也许不失为一种好意。但是,当它成为一种有约束力的市场规则的时候,基金的手脚就被捆住了,如同孙悟空被套上了紧箍咒。另外,无论基金契约有没有明示修改,对于投资者来说,都已经意味着一种承诺。因而不管是定位模糊也好,中途变卦也好,也不管信息披露对称不对称,有意隐瞒还是无心之失,这种承诺的任何不确定,笔者认为,对于市场和投资者都可能形成误导,都是不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