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沿海紫菜发生大面积生长障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0:34 扬子晚报 | ||||||||||||
紫菜养殖是南通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害却造成该地4万亩紫菜发生了严重的病烂现象,预计损失6000万元。 据介绍,从10月7日开始,南通如东县洋口、丰利和长沙地区的部分沿海滩涂上,人工栽培的条斑紫菜大面积发生生长障碍现象,出现了病烂死亡现象,并开始蔓延。此后,全县7.5万亩紫菜都出现了相同的病症,其中4万亩左右非常严重。另外,海安、启东也有少部分
据分析,造成此次紫菜发生大面积病烂有三个原因。一是汛期的影响,10月3日至7日为小汛期,潮水退涨落差小,水流不畅,水体无法进行有效交换,影响正常生长。二是气象条件的影响,小汛期内,日照强、气温高、夜夜大雾、无风少雨,加上出苗期间干出时间太短甚至没有进行干出操作,影响了正常出苗。三是水质条件恶劣,渔民反映那几天海水异常干净,水中鱼虾踪迹全无,连文蛤和泥螺乃至藻类都有死亡现象,对海水进行检测后,发现PH值偏高,因此推测,水质异常,对紫菜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都不利,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查明。 事情发生后,如东县迅速组织了科技人员和专家,对这次病烂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补救措施。从10月12日开始,烂苗、掉苗的状况已经开始缓解,各养殖场、种植户已经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还在现场进行调查、检查灾情,同时启用南通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定点定时进行水质状况的检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提供给养殖渔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