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概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17:23 新浪财经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同时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在拥有5.3亿人口的东盟和5.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两个大市场中,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战略作用。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沿海优势】广西海岸线曲折,直线距离仅185公里,仅为海岸线总长的11.6%。从东到西分布有铁山港、廉州港、三娘港、钦州港、防城港、珍珠港等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拥有大小港口21个,其中适合建设泊靠能力万吨以上的有防城、钦州、北海、珍珠、铁山等5个港口,最终开发潜力达年吞吐能力2亿吨以上。广西沿海港口同时具有水深、避风、浪小等自然特点,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港口都较近,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钦州港距新加坡港1338海里,防城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泰国曼谷港1439海里。

  【沿边优势】广西有8个县(市)与越南接壤,现有边境口岸12个,其中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龙邦等5个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另外还有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各边境口岸和边贸点都有公路相通。从凭祥市友谊关至越南谅山市仅18公里,到越南首都河内市180公里。湘桂铁路与越南铁路连接,火车可直达河内市。广西沿边的开放,为中国与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直接贸易,双边、多边或转口贸易,发展出口加工,提供了一块理想的黄金宝地。

  【沿江优势】珠江水系的西江,纵横广西境内梧州、贵港等城市,西通云南、贵州,东经广州出海,西江的年径流量是黄河的5倍,德国莱茵河的4.5倍。西江在广西境内有年吞吐能力万吨以上的内河港口77个,经过国家重点投资整治的西江河道,其运输能力仅次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西江下游的梧州市,是广西内陆口岸一个历史悠久的商埠,梧州下航至香港、澳门为400公里左右,梧州港为中国第六大内河港口。西江水道是连接云、贵内河通向广东及港澳地区的一条“黄金水道”。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的通道作用日益显著。目前,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铁路方面,湘桂、南昆、黔桂、焦柳等四条铁路汇集广西,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公路方面,重庆—湛江、衡阳—昆明、内蒙古—北海、汕尾—清水河等国家高速公路主干线以及南宁—广州、南宁—友谊关、桂林—梧州等高速公路纵横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航运方面,拥有南宁、贵港、梧州等主要内河港口;沿海防城、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年吞吐能力2000多万吨。航空方面,已建成南宁、桂林、北海、柳州、梧州五大航空港,开通航线100多条。我国通过陆路进入越南,通往东南亚各国主要公路通道有3条,其中广西2条,距离最近。一条是南宁经东兴、芒街至河内,全长538公里;另一条是南宁经凭祥友谊关、谅山至河内,全长419公里。随着交通、口岸等通道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广西将成为沟通中国内地与东盟各国的最便捷、综合效益最佳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实施双向开放的桥梁和基地,以及中外客商兼顾中国内地与东盟两大市场理想的投资场所。

  【水能资源】广西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区地表河流总长3.4万公里,水域面积约470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937条。全区拥有单河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246条,技术可开发量1897万千瓦,年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广西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红水河、郁江、柳江(均属于西江水系),其中红水河占广西水能资源总量的68%。红水河开发规划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河流总长1050公里,总落差760米,具有修建高库大坝的有利地形,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91万千瓦。正在建设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54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建成后除本身发电、防洪外,还能起到平衡下游梯级水电站出力的作用。

  【矿产资源】广西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已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7%。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64种;居全国第一的12种;居全国第2—6位的25种。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且矿藏分布集中、矿石质量佳、易开采,是我国唯一可直接采用纯拜尔法生产优质砂状氧化铝的基地;锰矿保有储量2.28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39%;锡、锑、铟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8%、33%和32%;铟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1/3。广西非金属矿产也十分丰富。石灰岩分布广泛,储量大、质地好,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

  【农业资源】广西是国内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的地区之一,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药用作物、香料作物、松脂、桐油、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目前,全区水果栽培面积1700多万亩,名列全国前茅,主产柑、橙、柚、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蔬菜种植以秋冬蔬菜为主,面积达1500多万亩。广西是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甘蔗种植面积900万亩左右,单产和糖份均达到巴西等著名产糖国先进水平。全区共有草山草坡9700万亩,可利用面积70%以上,年产鲜草1.6亿吨以上。广西水牛奶别具特色,现有水牛400多万头,占全国水牛总数的1/5。适宜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1300多万亩,对虾、罗非鱼、珍珠、牡蛎等优势和特色产品在海内外占有较大份额。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松香、松节油产区,松香产量约占全国一半,栲胶、八角、茴油、肉桂等均排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的50%—90%。此外,广西有中草药4623种,在全国排第2位,其中少数民族用药1021种,主要有田七、玉桂、罗汉果、砂仁、绞股蓝等。

  【海洋资源】广西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公里。北部湾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浮游植物2000个/立方米,浮游动物150毫克/立方米,底栖生物143克/立方米,是高生物量的海区,也是中国著名热带渔场。鱼类资源有50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浅海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经济虾类10多种。盛产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沿海一带拥有10.8万亩的红树林,居全国第2位。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岸带拥有大量的钛、石英砂、磷钇矿等矿产。北海市西南附近的浅海海域有一定的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沿海地区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海洋能,主要是潮汐能和波浪能,其中潮汐能开发条件良好,年发电量可达10.8亿千瓦时。

  【旅游资源】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有40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3个、旅游度假区1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7处、森林公园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1处、旅游度假区9个、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20处。最著名的是桂林到阳朔的百里漓江风景区,集岩溶风景之大成,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为全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广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重点可归纳为五大旅游景区:一是以桂林国际旅游城市为领衔品牌,包括堪称世界一绝的桂林市喀斯特地貌和周边县的丹霞地貌的山水资源,以灵渠、龙胜梯田及桂海碑林、桂林愚自乐园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民俗资源,以及桂林两江四湖、桂林乐满地、阳朔西街和遇龙河—月亮山等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资源在内的大桂林国际旅游度假区。二是包括桂平西山、贺州姑婆山、玉石林、梧州白云山、陆川温泉、大桂山森林资源、容县真武阁等在内的桂东历史文化名胜自然生态旅游区。三是以金秀大瑶山、宜州刘三姐故乡为领衔品牌的金秀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四是以百色大天坑群为领衔品牌的世界第一大天坑群—百色大天坑群旅游区。五是以北海银滩、德天跨国大瀑布为领衔品种的北部湾滨海旅游和跨国边关风情旅游区。

  经过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广西培育并初步形成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

  【制糖工业】广西制糖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机制糖产量突破600万吨,占全国糖产量的一半以上。广西制糖工业产业链较长,蔗渣造纸制板、糖蜜生产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酒精以及提取丙酮等有机化合物、滤泥生产复合肥等综合利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广西的制糖成本比国内其他蔗糖主产区每吨低100~200元,加上综合利用的效益,市场竞争力较强。

  【电力工业】建国以来,广西根据自身资源特点,按照“水电为主、水火并举、大中小型并举、电源电网并举”的方针发展电力工业,先后在境内建成西津、大化、岩滩、天生桥、百龙滩水电站以及合山、柳州、田东、永福、来宾A、来宾B火电厂等骨干电源项目。2003年,全区境内发电总装机772万千瓦,其中水电453万千瓦。拥有50万伏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3947公里;22万伏变电容量767万千伏安,线路总长度5322公里。目前在建或启动的大型电源项目主要有龙滩、百色水利枢纽、平班、乐滩、长洲水利枢纽等水电项目,以及北海电厂、钦州电厂、防城港电厂、贵港电厂等火电项目,在建项目总装机1144万千瓦。正在加快前期工作的大型电源项目主要有桥巩、岩滩扩建、大藤峡、瓦村等水电项目和来宾A厂扩建、永福电厂扩建、南宁电厂、百色电厂、桂东电厂等火电项目,总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广西电力工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加快电源开发步伐,逐步建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到2010年,全区境内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56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

  【机械工业】广西的机械行业拥有11个分行业,年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超过全区的20%。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行业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玉柴机器股份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车用内燃机生产企业,柳州建筑机械总厂是全国最大的预应力机具生产企业,柳州工程机械股份公司是全国装载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空气压缩机、机床、农业机械也有相当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份产品远销国外。

  【汽车工业】汽车工业是广西正在着力培育壮大的支柱产业。中国一汽、上汽、东风三大国内汽车集团,以及美国通用、韩国大宇、法国雷诺等国际汽车大公司已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2003年,广西生产乘用车、商务用车、微型车、载重车、客车、特种车等20万辆,同时,以柳州、玉林、南宁、桂林市为中心的汽配工业正在逐步形成,汽车工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目前,广西正借助国内外汽车大公司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的优势,加大汽车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扩大产能,开辟柳州阳和工业新区作为汽配工业基地,2005年实现汽车产量50万辆,力争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

  【铝工业】铝工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支柱产业。平果铝业公司已形成年产85万吨氧化铝、13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经过2004年的扩建,最终将达到年产160万吨氧化铝、40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规模。广西与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五矿公司合作兴建的桂西氧化铝厂已经启动,一期建设规模年产160万氧化铝。广西铝材加工已有相当的基础。2010年广西将形成年产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加工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林浆纸一体化】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宜林面积13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7%,在南方速生林发展重点省区中居第1位。现有森林面积9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3%。主要造林树种有:桉树、松树、杉树、竹子等用材林,以及八角、板栗、肉桂、油桐、苦丁茶等经济林。目前,广西正在把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与林浆纸、林板产业结合起来,加以扶持发展。现有的100万公顷速生林进入轮伐期后,可以保证年产500—600万吨纸浆的需要。

  【黑色冶金工业】目前广西具有年产250万吨钢材、60万吨铁合金、80万吨锰矿的生产能力。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是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炼钢、炼铁、轧钢、炼焦等配套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型钢铁企业,该公司钢、铁产量占广西同类产品的80%左右,到2005年将扩建到年产500万吨钢材的规模。在沿海地区,广西将依托20万吨级深水泊位等优越的外部建设条件和广阔的西南、东南亚市场,规划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建材工业】广西建材产品主要有水泥、玻璃、滑石、石材、重晶石等,在全国有一定竞争力,在东南亚颇有影响。广西石灰石矿产总储量23.7亿吨,2003年水泥产量达到2665万吨,拥有五羊、鱼峰、红水河、古庙、虎头等一批知名品牌。柳州水泥厂生产能力达18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厂之一,该厂产品已成为出口免检商品。华润集团、安徽海螺等著名企业纷纷进入广西投资办厂。广西的石英砂品位高、质量好,是制造高级玻璃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 2500 多万吨,居全国第2位。南宁平板玻璃厂是全国第3个用浮法工艺生产玻璃的企业,年产浮法玻璃120万标准箱,产品远销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桂林龙胜滑石矿为中国第2大滑石矿,含矿率达79%—92%,白度高达77.85%—93.7%,产品畅销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广西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岗岩、大理石和辉绿岩3个系列品种,其主导产品“岑溪红”花岗岩在全国39个花色品种中名列第2,资源、价格和开发外部条件优势明显。

  【医药工业】广西依托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已生产单列统计的中药产品13个剂型410个品种,其中国家新药1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5个。西瓜霜、三金片、金嗓子喉宝、骨通贴膏等一批优秀品牌已经形成,云香精、鸡骨草胶囊、花红药剂等中成药具有特殊疗效,有的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目前,广西的医药企业已基本完成了GMP改造,并努力推进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研究与基地化种植。

  【食品工业】广西品种繁多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海水产、特色经济作物为食品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目前已形成黑五类食品、梧州冰泉食品、柳州金嗓子、象山牌罐头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汇源果汁、娃哈哈食品、双汇食品、中国粮油、吉林粮油等一批国内知名大公司已到广西投资建厂。

  广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和边境地区开放政策。

  一是国家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广西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个省市区之一,享有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规定的五大类十九条具体优惠政策措施,包括了西部开发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增强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提高竞争力的举措,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等。尤其在产业发展上,对国务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等6个广西确定的重点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资源开发;投资参与机械、制糖、林产、建材、钢铁锰业、化工、日用品等7个产业的改造等,企业所得税均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广西根据国家赋予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限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2001年底出台了涉及投资、税收、土地、矿产资源、价格和收费等六个方面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措施。2003年,广西又出台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等四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通过边境口岸进口原产于毗邻国家的商品,除极少数商品外,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按法定的税率减半征收;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仅限生活用品),每人每天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下换回物资的进口,享受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口税收政策;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同时享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可开展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

  三是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依照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是广西作为西部省区中唯一沿海的自治区,享有国家施行的各种沿海开放优惠政策。

  进入新世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997年,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广西提出“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重大战略决策(区域经济、开放带动和重点突破三大战略,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体制转换、对外开放水平、科技与经济结合和人才开发与使用的六大突破),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自治区进一步提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构想。富民,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区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实现从小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兴桂,就是依靠科技,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从后发展地区到先进省区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自治区党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国民经济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即未来十多年经济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5000元,比2000年翻2.5番,按现在汇率计算将超过3000美元。届时,广西人均GDP将基本上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这一总目标,自治区提出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新世纪第一个五年,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经济年均增长8%以上,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6000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高;第二步,到201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走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工作举措。归纳起来,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第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加快发展,必须坚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方针,把巩固和加强农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广西实现社会生产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发展糖蔗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尤其是海洋渔业,使之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不断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是确立工业兴桂战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一手抓传统工业提升,一手抓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立足现有产业技术基础,依托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汽车、机械、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化工、水泥、制糖、制药、食品、烟草等传统优势产业。全力推进铝工业、林浆纸一体化等新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传统产业、新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局面。充分发挥广西沿海优势,加快临海工业区的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实施,促进沿海大工业布局的形成。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将重点发展南宁等大城市,加快城市扩容,壮大城市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城镇体系。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条件,按照“三点一面”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柳州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百色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和桂林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临海大工业。从2004年开始,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开展钦州、防城港、北海等沿海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沿海港口、供电、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满足林纸浆、沿海石化、大型钢铁等临海大型工业项目配套设施需要。

  第二,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市场化进程,着力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抓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尽快把全区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基本改制成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完善政策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中小企业转制步伐。坚决消除多种障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理顺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等。

  第三,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目前,广西与世界上16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投资、合作关系,进出口贸易总额约3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亿美元。美国沃尔玛、印尼金光集团等跨国公司已落户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广西与西部地区联合加快开放开发,“通道效应”初步显示。面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构建的良好机遇,自治区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全方位扩大开放,对区外、境外、海外全面开放,着力为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发展提供完善的服务。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千方百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在扩大开放中,将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主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快融入泛珠三角洲经济圈。同时,将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发挥好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的作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04年11月在广西南宁市举办,自治区政府将举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广西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