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确定两个主要税率的依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 23:38  中国财经报

  确定两个主要税率的依据

  1993年的税制改革是按照系统设计,通盘考虑的原则进行的。改革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流转税是整个税制改革的关键,因为它是收入的大头。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组成。流转税改革中,增值税改革是核心。改革后实行统一的生产型增值税,取消旧的多环节重复征收的产品税。

  这次改革选择生产型增值税,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不能影响财政收入,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采用生产型增值税比较现实,尽管它与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相比,还欠科学,但毕竟比传统的流转税前进了一大步。二是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处于投资失控、膨胀状态,而消费型增值税恰恰对投资具有一定的刺激效应,与当时实行的紧缩政策不一致。

  将税改前的产品税、增值税(名称与改革后增值税相同,但内涵不同)改成增值税,既公平合理,又可以防止价格扭曲,但如何确定税率,有不同意见。财政部建议税率定为18%,理由是,第一,当时普遍实行增值税的欧洲各国,增值税税率一般从21%到25%不等,如果我国按18%定税率,税负还是偏低的。第二,财政部建议18%的税率是按照改革后不增加企业税负原则测算出来的,是经过对完税额高达80%的3.8万户大中型企业前三年税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改革前征收产品税,平均名义税率8%,实际税负6%,将增值税率定为18%,改革后企业税负相当于征收产品税率6%的水平。但是企业主管部门要求将税率定为16%。由于意见不统一,朱镕基副总理让我牵头协商。我的对策是,干脆复杂问题简单化,双方都让一个点,定为17%。最后上报国务院得到批准。记得时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的周有道同志曾经打电话給我,说市里领导让他们专门找了一些企业进行模拟运算,结果表明,如果按17%定税率,企业税负比改革前下降,表示赞同17%的增值税税率。

  1993年的企业所得税改革,只涉及国内企业,没有考虑涉外企业。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什么定为33%,这也是有原因的。记得姚依林同志曾经问我是否还可以定得更低一些,我做了汇报。因为当时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0%,另外地方可以有10%(即3个百分点)的附加,合起来为33%。如果国内企业再降,就不符合企业公平税负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了。现在想来,正是当时合理确定了企业所得税税率,才使得我们去年推出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一改革具有了税率上的法理基础。

  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

  1994年财税改革前,税法约束软化。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有权减免税。除地方有意藏富于民的体制性原因外,征管体制也存在缺陷。当时全国是一个税务系统,实行属地化管理。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一些地方官员可以得心应手地大量减免税收。减免的税收中很大一部分实际上为应当上缴中央的收入。地方“请客”,国家“埋单”。企业减免税多了,财政就没有钱了,中央财政更没钱了。财政体制已实行分税制改革,如果在征收上不实行分开征收,不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征管机制,就没有组织保证,税种划分再合理,执行中也会大打折扣。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如美国就设有联邦、州甚至地方税务局;日本不仅分设有中央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还设有专门的税务警察局。这些国家都是总结了多年的经验才这样做的。所以说,分设中央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建立两套税收体系是经过上百年历史肯定的,是符合实行分税制体制要求的。

  我国按照分税制体制要求,分别设置了两个税务局,一个是国家税务局,一个是地方税务局。国税局实行垂直领导,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

  当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会增加税收人员。现在13年过去了,情况如何?1995年全国税收人员共73.4万人,其中国税43.9万人,地税29.5万人。到2007年底,全国税务系统74.8万人,增加了1.4万人。其中,地税35.2万人,增加4.7万人,国税39.6万人,还减少了3.3万人。即使地税系统增加4.7万人,也有其相当的合理性。1995年决定,将原由财政部门征管的农业税,划给地方税务系统,由此,随业务划转,有的地方将一部分农税人员转入了地税系统,没有划转的地方招聘了一些农税工作人员。

  分设税务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如果没有分设两个税务局,现在根本不可能每年征收到数以万亿计的财政收入。因为分设,多盖了一些办公楼,这是事实。但它们之间的得失是不言而喻的。更为重要的是,分设税务局从制度上杜绝了拿别人的钱请客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规范了税收征管秩序,净化了市场经济运行环境。

  两项重大调整

  1994年分税制实施过程中有两项重大调整,一是确定增长目标,完不成基数的地区要扣减基数;二是“两税返还”由与全国平均增长率挂钩改为与各地区增长率挂钩。

  第一个调整的起因是收入增幅的变化。分税制实行后的1994年第一个月,1月份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61%。但是,2、3、4月的增长率逐月下降。联想到1993年的最后四个月超常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后四个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90%、110%、150%),如果这样下去,下半年收入必然增长缓慢,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结果中央不仅集中不了收入,可能还要赔上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简单的处理办法是,组织核查组核实基数,或者削减三分之一的基数,实现预算平稳。但是,大检查组从年初到4月底陆续回来,都未能发现有虚增收入,提高基数的情况。后来,我们请了部分地区财政厅(局)长座谈,专门研究应对减收的方案。当时共有三种选择:一是税收增长与各地方GDP增长率挂钩,调减1993年基数;二是从上年增加的绝对额中,拿出一部分按照各省的基数增长率进行相应的抵扣;三是向前看,承认上报的1993年基数,但下达收入增长目标,通过收入增长来解决潜在赤字问题。座谈中,时任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的翁礼华同志提出,应当采取同心同德向前看的办法,通过确定各省两税增收目标来解决问题,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至于如何下达中央“两税”增长指标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与各省GDP增长比例挂钩;另一种是与各省1993年“两税”增长幅度挂钩。对第一种意见,大家认为,如一挂钩,为了追求财政利益,GDP的绝对额将会出现“缩水”问题,其副作用太大。而认为第二种意见较为合理,1993年得益多的省市增幅相对高一点,应该多承担把财政收入蛋糕做大的任务,对中央多贡献一点。

  我将座谈情况向国务院领导做了汇报,国务院领导原则同意了大家的意见。1994年8月召开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朱镕基副总理到会做了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讲话,号召大家同心同德,上下一致,完成改革目标。并在会上宣布了国务院关于两项重大调整的决定。经过会议不断深入讨论,具体形成了三条意见:一是全国以1993年当年“两税”增幅的1/3、即16%作为1994年增长目标,各省以本省上年增幅的1/3为目标。二是完不成“两税”增收任务的省市以地方收入赔补,完不成上年基数的要扣减返还基数。三是凡完成“两税”增长目标的地区,中央对其税收返还基数按当年本地区“两税”增长率的1∶0.3返还。凡“两税”收入超过增长目标的地区,其超过部分给予一次性奖励,返还系数由1∶0.3提高为1∶0.6。现在想来,如果当年动手“挤干水份”,削减各省返还基数300亿元,那么就不可能有后来每年1000多亿元,到每年2000多亿元,乃至后来每年几千亿元税收的增收,整个财税体制改革可能将是另一种情形。

  关于与各地增长率挂钩的问题。1994年开始实施的方案是,按照全国“两税”收入增长幅度,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系数返还给各省(区)市。当时的出发点:按统一系数,对发展速度快,增收幅度高的地区返还可以减少一些,而对增长慢的地区可以拔高一点,有均贫富的因素。后来地方同志在座谈中提出“两税”返还系数与本省(区)市增长率挂钩计算。其理由是:第一,与本省“两税”挂钩能体现效益原则,地方增长速度高,中央返还给地方的就多,增长低,中央返还少,不是吃大锅饭;第二,有利于地方政府关心生产和流通,关心增值税的征收工作;第三,地方多返还的同时,中央增收也增加,中央将这部分收入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支援增长慢的地方,也可以达到均贫富的目的。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并做了调整。这是在改革方案执行过程中第二项重大调整。功不可没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各地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1994年1月1日,我国顺利推出了财税体制改革。尽管执行中还有过不少微调、完善,但总的来说改革既积极又稳妥,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税改革初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先后上了几个台阶,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收入1999年迈上万亿元台阶,2003年、2005年相继突破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现在已达到5-6万亿元。2007年达到5.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12.3%提高到2007年的20.6%。分税制扭转了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下滑势头,1993年-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由22%提高到54.1%。中央财政实力增强后,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目前,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资金已占这些地区财政支出的1/3到1/2。十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正确的。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财税体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地方税收入体系尚未建立,资源税等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府间事权划分与财力配置还不配套,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县级财政仍然有困难,等等,这些都有待在未来的改革中继续完善。

  中国是一个地区间差异大,情况十分复杂的大国,制度与政策的统一性与各地情况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十几年来财税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体制,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仍然是我们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本文转载自魏礼群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与回顾》一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