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7月10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金融改革与跨境监管专题会议吹风会”的北京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周小川行长就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外汇市场改革等市场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央行[微博]有自己的利率市场化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等外部条件来执行,但是,“我们认为应该在两年之内可以实现”。
一言惊起千层浪,“利率市场化在两年之内应该可以实现”的消息顿时传播开来,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他提到的附加条件,诸如“但也要看国内、国际经济等外部条件”,又诸如央行“也在准备2-3组主要工具”,对市场短期和中期利率进行引导等。
当下,以银行间市场为突破口,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不断推进,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本外币贷款、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已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程度实质性提升,也逐渐改变着我国的金融结构。看起来,利率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临门一脚”了。
但利率市场化不是小事,两年的时间表固然激动人心,但不能以押注心态“闯关”。
首先,利率市场化是最重要的市场化基础设施,顺利实现的话,它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全面市场化,或曰持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其市场化一是给金融机构业态及经营带来深刻变化,打破金融体系严格管制、静态稳定格局,形成激发竞争效率的全新激励机制;二是将促进金融体系创新,提升金融市场处理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问题的能力;三是有望推动金融体系脱媒,进而改变企业融资结构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给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其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其次,时至今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仅是自上而下行政命令调整的结果,而是一个上下互动、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改革产物。如今,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之改革前可谓大大提高。但其中,既有来自政策当局放松名义利率管制的政策推动,更是要归功于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提高,比如,来自企业债券、理财产品等存贷款替代性产品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起到了自下而上推动改革的作用。包括余额宝[微博]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发展也在深刻影响着我国金融结构,同样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力。
第三,利率市场化是机制不是目标,不能因为追求市场化机制,忽视经济稳定等系列宏观经济目标。以美国为例,在实施利率市场化初期,一方面是信贷需求萎缩影响了银行的定价能力,另一方面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平均降幅超过了存款利率的降幅,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变窄。加之正逢美国经济周期性调整,各家商业银行都碰到了经营环境恶化、业绩下滑的情况,出现了大量中小银行倒闭的现象。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要充分考虑中小金融机构的承受力,必须在存款保险机构及配套问题机构救助机制全面投入运行的基础上,择机行事。而今,我们尚在筹建存保制度阶段,尚在完善国内问题金融机构的应急处置机制的路上。市场对银行破产尚未做好制度和心理准备。
第四,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金融体系竞争,推升资金来源成本,刺激银行等金融机构追求更高风险、更高收益类资产和扩张资本市场业务,在审慎监管、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存在缺陷情况下,会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但是,经过十余年市场化改革,银行体系中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中坚力量的人力资源、资本实力已逐步健全,且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受到剧烈冲击的可能性相对有限。
从融资需求一方看,一是存在诚信缺失、道德风险比较严重等问题,二是存在地方融资、国企融资排挤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三是存在非正规金融体系、影子银行规模底数不清的问题,未来利率市场化后,这三方面问题将进一步暴露,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偿债能力急剧下降和资产质量严重恶化。
总之,就利率市场化而言,时间表可以有,但不能为了赶时间,忽视理顺融资需求,忽视金融安全网建设,忽视自下而上主体力量的利用,那可能会让我们距离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个重要目标越来越远。(作者为经济学博士)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