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钢铁业这些数字应该被记住(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 15:59  现代物流报

  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其中,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59.15%。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

  中国钢铁业的亏损更多是来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飞来横祸”。当各大钢铁企业在制订今年生产计划的时候,对需求的估计更多是参照对中国经济良好运行态势的判断。因此,当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场金融层面的危机,漂洋过海并对我们实体经济冲击的时候,让我们的钢铁行业显得措手不及,甚至怀疑为什么需求“在一夜之间蒸发了”?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家电生产业的低迷直接给钢铁企业致命一击。

  需求的萎缩也直接将钢铁业高成本的弊端暴露出来,铁矿石、焦炭这些高成本的原料直接成为钢铁企业最沉重的负担。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钢铁生产企业最缺的原料就是焦炭,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因此焦炭在一路暴炒之下,也节节攀高,这也为钢铁生产企业的10月份亏损埋下伏笔。

  在此背景下,市场恐慌心理也逐步放大,形成恶性循环,钢铁生产企业的库存和资金链的双重“锁喉”直接将钢铁生产企业陷入亏损的境地。中钢协的统计显示,1~10月,71家钢厂累计存货达到4746.36亿元,同比增长50.33%。其中,产成品库存达到1268亿元,同比增长45.3%。

  在政府一系列的内需刺激方案下,钢铁行业也开始迎来“中国式”救赎。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当中,至少有2万亿投向住房、交通、机场等直接和钢材相关的行业,将直接导致对钢铁需求的加大,乐观人士估计这为钢铁新增约1亿吨的需求。

  或许59.15%的亏损面已成“极点”,由于原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以及中央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钢铁生产企业压力已经减轻,但这个“纪录”数字应该被我们记住

  3175万

  河北钢铁集团产能预计3175万吨,规模超过当时的宝钢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数字或词语,来概括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波澜壮阔”的重组浪潮。3175万这个数字尽管不太确切,但它代表了中国的钢铁工业在重组之后的最高产能。由于河北钢铁集团的下半年减产、限产等措施,或许达不到3175万吨的数字规模,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个新成立的钢铁“大鳄”的希冀,以及对中国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期望。

  6月份,原本盘踞在河北一北一南的唐山钢铁和邯郸钢铁两大巨头在河北省政府的“撮合”下,闪电般合并,预计产能3175万吨,规模超过宝钢。尽管在成立之初,3175万吨的产能被人诟病为“大而不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河北钢铁集团在下半年以来在实质性重组上的频频动作。矿业公司、国贸公司的相继成立在为集团的整体资产上市重组积极铺垫。当时有分析认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成立“为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格局变动打开了遐想的大门”。

  其实真正为今年中国钢铁工业的重组拉开序幕的是山东钢铁集团,与唐钢和邯钢的闪电合并不同,济钢与莱钢者两大巨头的整合耗时两年之久,3月26日,两大集团终于修成正果,挂牌成立,新成立的集团产能超过2300万吨,不过这个新成立的巨头胃口远远不仅于此,山东钢铁版图上的日照钢铁亦在其计划当中。在人们的猜测与质疑当中,11月5日上午,山东钢铁集团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双方签订重组意向书,这一公一私的整合使得2008年的中国钢铁工业整合大戏更加丰富多彩。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