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奶粉事件综述:渴望放心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5:19  《中国商界》杂志

  文/本刊记者 刘雅婷

  编者按:

  2008年9月9日,《兰州晨报》一篇题为《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的报道,揭开了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序幕。看似单纯的企业制假售假行为,却触动了“行业的脓包”,迅速升级为中国奶制品行业的危机。

  事件曝光后,政府的反应相当迅速:从对受害婴幼儿免费治疗,到全面检测乳制品质量并公之于众;从终止施行八年之久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到企业负责人刑拘以及地方政府和质检部门首脑去职,种种举措可谓坚决而且颇具透明度。

  然而,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我们应当承认此次三鹿及众多乳品企业的问题波及面广,后果严重。三鹿事件的直接原因固然是企业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未能把好产品质量关,导致社会责任的缺失,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没有当好“监管者”。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往蛋白粉或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成了行业“潜规则”。在“潜规则”的纵容下,不法分子为了节约成本,扩大销售,竟然拿婴幼儿的安全健康作赌注铤而走险。

  4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使人们对不知名的劣质奶粉有了警惕,今天的“三鹿事件”则使消费者对众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面对这场由于企业逐利失责,政府监管失察导致的食品质量安全危机,我们当前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起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孩子和大人都喝到“放心奶”,重建食品业“中国制造”的信誉。

  事件回顾:

  第一阶段 风波乍起

  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此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

  3月,南京率先出现了此病例。

  6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接收了一名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婴儿。

  7月16日,甘肃卫生厅接到了多起患病的报告。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9月1日,豫、赣、鄂多省发现类似病例。从8月下旬开始,湖北同济医院小儿科陆续接收了3名患有肾病的婴儿。这3名分别来自河南、江西和湖北的患儿家长反映婴儿食用的是“三鹿”牌奶粉。此前,还有山东、安徽、湖南等地的家长称孩子也吃该品牌奶粉,出现类似症状。

  “三鹿”回应:没18元奶粉

  三鹿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患病婴儿都在食用价格在18元左右同一品牌的奶粉,而2008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三鹿公司的奶粉最低零售价都在25~30元,今年三鹿没有18元价位的奶粉。三鹿慧幼系列的奶粉已经于今年7月底停止生产。

  9月9日,甘肃发现肾结石婴儿病例。甘肃省卫生厅接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的电话报告,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近几个月已达十几例,患儿均食用了三鹿牌配方奶粉。

  “三鹿”回应:没一样不合格

  三鹿集团合作公司周浩义董事:“我们主动找到省卫生厅,通过省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把我们所有流放市场的系列产品送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我们的产品没有一样不合格的。”

  9月10日,南京出现10例。据南京媒体透漏,今年3月起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陆续接到南京儿童医院送来的10例泌尿结石样本,发病者均为尚在哺乳期的婴儿。经国内先进的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结石。专家分析可能与食用配方不当奶粉有关。

  “三鹿”回应:医生不能确定

  “三鹿”奶粉在南京地区的代理商称,“我们跟医生也沟通过,医院并没有诊断这些小患者得病是因为服用了我们的奶粉。小孩子生病是有多种原因的,比如喂养方式等,不能就此确定是因为吃了我们的奶粉造成的。南京市区每个月的销售量都很大,但儿童医院收治的这几名孩子中,没有一名是市区的,都是农村来的。”

  同时,陕甘宁又出现6例结石患儿。西安媒体报道,当地医院两个月来收治了陕西、甘肃、宁夏等地6名婴儿,集中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这些孩子都在食用“三鹿”奶粉。

  “三鹿”回应:产品没问题

  三鹿集团传媒部崔彦锋部长称,婴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儿生产的,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并全面检测的。我们希望国家权威检测部门能够尽快给出一个有力的检测报告,因为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遮掩问题的。当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9月11日,甘肃上报59例 死亡1例。甘肃省卫生厅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甘肃省共上报病例59例,死亡1例,分布在24个县区,以农村患儿为多。2006、2007年未报告病例。

  “三鹿”回应:还没有证据

  三鹿集团传媒部相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对此事非常关注,已派人赶赴相关地区了解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有最新的进展一定会及时向社会发布。三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奶粉与患肾结石有必然联系。

  第二阶段 真相渐露

  2008年9月11日凌晨3时,三鹿“问题奶粉”被新华网曝光,社会哗然。同时7名患儿的父母联名写下了申请书,上书甘肃省卫生厅,要求彻查病因。

  20时50分,卫生部发布消息:

  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21时30分,“三鹿”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为对消费者负责,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9月12日,官方调查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

  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获悉,经调查了解初步认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原奶在掺入清水后,仍然符合收购标准,所以被不法分子用来增加交奶量以获利。截至9月12日早晨7点,石家庄警方已经传唤了78名嫌疑人员。

  同时,9月13日,卫生部也表示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9月15日,“三鹿”就“奶粉事件”向患儿及家属公开道歉。

  三鹿集团副总裁张振岭,9月15日在河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致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一封公开信: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给众多患儿及家属造成严重伤害,我们非常痛心!三鹿集团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道歉!

  9月15日上午9日,公司从河北省公安厅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涉嫌向我公司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案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9名嫌疑人已经被刑事拘留,其中两人被依法逮捕。我公司真诚感谢公安部门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地快速侦破案件。

  我公司郑重声明,对于8月6日以前生产的产品,我们全部收回,对8月6日以后生产的产品,如果消费者有异议、不放心,我们也将收回。同时,我们将不惜代价积极做好患病婴幼儿的救治工作。最后,再次向广大消费者和患病婴幼儿及家属真诚道歉!

  第三阶段 奶业共振

  在对三鹿问题奶粉事件调查的同时,国家质检局开始对奶制品行业进行全面的检查,结果继三鹿之后、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9月16日,国家质检局公布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结果。

  1、全国目前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66家企业已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包括伊利、蒙牛、雅士利等一些知名品牌),其他87家企业未检出。

  2、在检出三聚氰胺的产品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其中最高的达2563mg/kg,其他在0.09~619mg/kg之间。

  3、被检企业中,只有广东雅士利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缅甸、也门3个国家。经对留样检测,未发现三聚氰胺。

  4、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5、9月14日以后生产的液态奶未发现三聚氰胺。

  9月18日,国家质检局又发布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监督检查结果。此次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检验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液态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结果显示,蒙牛、伊利、光明部分批次的产品含有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不过,到目前为止未发现由于食用上述品牌液态奶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

  对于国家质检局的检查结果,奶企纷纷回应。9月19日,光明、蒙牛、伊利向消费者致歉。

  光明:对问题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安深表歉意,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责任,并按国家标准加倍赔偿,对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到底。

  蒙牛:总裁杨文俊郑重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食品安全,将全面整顿奶业的措施进行到底。

  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向社会承诺:伊利无条件地清理一切问题产品,清理一切问题环节。

  9月20日,这些不合格奶粉企业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质量安全承诺书,集体对社会承诺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对饮用过检出三聚氰胺奶制品的消费者,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赔偿,并会对消费者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

  9月23日,316家奶制品产销企业作出质量诚信承诺。奶企联合承诺: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切实承担起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使命,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奶制品供应链安全管理,做好产销衔接,建立快速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共享产销信息,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共同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第四阶段 波及整个食品饮料行业

  在奶业遭受重创的同时,三聚氰胺的风波愈演愈烈,逐渐从奶粉波及到奶糖、巧克力、奶茶等含乳食品上。

  9月21日,新加坡农业粮食与兽医局公布,一批产自中国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要求零售商及入口商回收产品及停售,并建议消费者不要进食。同日,香港政府也公布在雀巢牛奶公司“纯牛奶1升装(餐饮专用)”中检测出其中一个批次的产品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

  10月5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吉百利两款牛奶巧克力被验出含三聚氰胺过量。与此同时,韩国官方公布的检验结果中,玛氏产品样本中的M&M’s牛奶巧克力和士力架的各一个样本中检测出三聚氰胺的值分别是2.38和1.78毫克/公斤。对此,玛氏10月6日发表声明称,决定临时在韩国召回以上两个品种的产品。

  10月10日,阿尔卑斯奶糖生产商——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司又向全国各地经销商发出通知,要求将该公司3款阿尔卑斯牛奶香糯软糖产品下架,分别是: 33克阿尔卑斯香糯软糖、40克草莓口味和巧克力口味奶糖。目前三聚氰胺事件已经波及到多个知名洋品牌,除此之外还有奥利奥,立顿奶茶、雀巢的奇巧巧克力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