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望:一个浙商的非意外死亡(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0日 20:14  《中国企业家》杂志

  重整之结

  2008年3月16日,南望集团向杭州西湖区委、区政府报告“企业经营运作出现严重困难,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有可能引发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接到此报告后,西湖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当晚就向市政府专题汇报。

  也就从这天晚上开始,西湖区部署警力对张健及其家人、公司高管实施24小时保护和控制,同时对南望三处主要科研、生产、经营场所实施警戒,以防止不明身份人员可能的过激行为。“高利贷!搞不好是会出人命的!有段时间张健走到哪儿都跟着两个保安公司的人。”一位内部人士说。

  来自政府的力量此刻已成为救命稻草,在给浙江省写一份情况汇报时,据说张健看完初稿后沉吟了一下,要求把北京的债权人也写上,“有北京债主的话,上面会比较重视。”

  4月28日,西湖区政府有关官员与省银监局沟通,寻求银行对企业破产重整的支持,5月20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批复,同意对南望集团及广赛电力进行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的思路是“主业保留、资产清零”,西湖区科技局、杭州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共同组成南望破产管理人。作为仅次于张健的大股东,三花集团在南望的破产重整中扮演重要角色。三花是第一个还清担保贷款的互保企业,再加之借给南望的5000万,为此已损失近2亿,目前是最大债权人。其他债权人哭笑不得地说张道才是“武林盟主”。

  南望危机全面爆发不久,其集团副总李文德来到张道才办公室,与张讨论南望的未来。谈话中李突然鼻血长流。

  李文德已多日没有睡觉,他是南望的技术骨干,眼看着南望人心涣散,订单和人才每日流失,售后服务中断,他心急如焚。南望的实业市场前景不错,如果就此垮掉,债权人的损失会更大,“只要实业在,每年还100万也好,1000万也好,总有点希望吧。”一位民间债权人说。

  多家股东希望三花能够接盘,但张道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愿碰不熟悉的行业。他更希望了解此产业的东方通信出面。据接近重整事宜的人士透露,东方通信起初称自己是国有企业,投资审批过于复杂,不愿涉足。不久后,经张道才引荐,一家浙江民营企业立元集团愿意参与重组。就在此刻东方通信又表示希望和立元联手,只是立元的董事长不愿与国企搅在一起接这块热山芋,婉言拒绝,此事在股东之间造成了小小不快。

  4月,新的南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立元集团出资3000万元,李文德等技术骨干也投入部分资金,老南望集团持有南望科技10%股份。“这是保留南望实业的最好方法,那么多技术人员,每个月都要发工资啊,当然要尽快养起来。”张道才解释成立新公司的原因。目前新公司碰到的问题是老南望的60多项专利如何作价。有人借此指责新公司有转移老公司资产嫌疑,张道才大不以为然。“成立新公司,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债权人的损失。况且我们三花在新公司里面没有一点股份,没有什么便宜可沾。”

  除了成立新公司,保留实业外,南望手中的三块工业用地的变现更是重整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政府能够将土地转性为商业用地,予以盘活,可以部分弥补债权人损失;债权人还希望这些土地的处置能享受出让金返还等优惠政策。“假设政府愿意放弃这块利益,则重整大有希望。我们觉得这个时候政府也该支持,大家都在无缘无故的给南望还账,政府也要站出来承担责任。”一位与南望有互保关系的企业负责人说,“张健是西湖区政府塑造的明星企业家,所以我们才对他如此信任,政府也要对我们尽一点责吧。”

  土地资产变现之后,如何确定优先偿付的次序也是个难题。因为互保公司与民间债权人的利益不一致,互保公司希望对高利贷要弄清楚,“审计要到位,不能糊里糊涂过去,要查清借了多少,原来还掉了多少。我们是真金白银,一块一块进去的,和高利贷糊里糊涂算一起的话,我们心里不平衡。”张道才说。

  然而,要查清楚南望的账目并不简单,“基本上是本糊涂账。很多钱是张建健个人借的,但是由公司担保,如果公司不担保的话,他借不到那么多,但这些钱又有可能就是通过他的个人账号走,要是不借助公安、税务等国家部门恐怕很难查清楚。”一位参与资产重整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健的命运与重整能否成功紧密相连。一位债权人忿忿地说,“假如这次重整处理比较公正,债权人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那么可能没有人追究张健的责任,他也算逃过一劫了。但如果这个事情处理得不好,肯定就有人告他,这个事情就复杂了。”

  “据我们调查,南望每年的销售收入1个亿都不到,根本没有他所说的四五个亿,他一直在欺骗我们股东,虚开发票,拿着我们股东的钱去交税,为自己装门面。”这位人士忿忿地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杭州大华、海康等多家安防企业都对南望的实业部分很有兴趣,其中有的已进行了接洽。而收缩战线,向专业化靠拢,成为近期杭州安防企业普遍选择的路径。大华在两个月前刚刚卖掉生产机顶盒的部门,“大华非常聪明,如果不壮士断腕,还是会对它的主业产生影响。”上述业内人士说。

  一位律师告诉本刊记者,“破产重整的难度就像走独木桥一样,步履维艰,每步都需要平衡好才可能成功。实际上,破产重整就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需要债权人做出妥协。”2007年6月实施的新《破产法》,引入了破产重整的制度。这在理论上给了张健的南望复生的机会。不过,目前只有浙大海纳(000925.SZ)破产重整成功。

  张道才办公桌上放着份《浙江日报》,头版的文章是《继宝,继宝,要继续当好“国宝”》,写的是浙江省几位领导去台州给飞跃董事长邱继宝“打打气、鼓鼓劲”。“飞跃盘子大,大家都重视。”张敲着报纸说,“南望这件事的影响也蛮大,希望政府也能推动它重整成功。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南望倒掉,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那么下半年会不会有100个南望都难说。”

  “自2007年底以来,我们对民营企业的资金链都比较关注,凡是有风吹草动都会竖起耳朵。”杭州市金融办主任孟繁明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对遇到困难的企业,只要不是产业层次低,利润微薄,政府的态度是支持其渡过难关,至于南望,“有一句话叫盖棺定论,现在还没盖棺呢,没查清楚,不好表态。”

  今年10月27日,南望债权人大会将召开,公布审计结果和破产重整方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