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塑料袋生产企业何去何从(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9:22 《中国商界》杂志

  部分企业则表现乐观,并将此视为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他们表示,国家禁止生产超薄塑料袋,对小企业可能会造成冲击,部分塑料袋厂家将面临关停命运,但对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尤其是生产环保型塑料袋的企业却是个机遇。因为标准的出台,为他们扫除了来自“三无企业”的竞争,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快速转型,生产符合标准的塑料袋。而且对于生产完全可降解塑料袋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同时,一些企业已经拿出措施。有的企业开始转向,已不再生产塑料包装袋,改为生产纸质包装袋;有的企业面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可能减少的状况,已经在想办法开拓国外市场。

  转变之困

  事实上,在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塑料包装行业的环保、安全门槛正在不断提高。尤其在“限塑令”的压力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谋求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然而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这些企业举步维艰。由于行业内企业整体力量薄弱,面对新政,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经验来快速地实现产品的转换,开发新的技术或是产品更是无从谈起。

  “限塑令”的发布,虽然使“绿色”生物降解塑料袋再次提上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日程,而且生物降解塑料这一技术也不再是什么技术难题,但始终未得到有效推广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太高。由于可降解塑料的强度较低,为了达到同样的承重量,它要比普通塑料袋加厚加粗,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要比非环保塑料至少贵1/3,这使塑料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无疑要加大不少。如果一个中型超市每天要消耗掉近1万只塑料袋,按每只0.3元计算,一年就要增加100多万元的支出。而这笔不小的支出,是任何一个超市都不会情愿接受的,塑料制品企业自然就不会去生产。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竞争更加激烈,利润已处于微薄的塑料制品企业根本无力上马新技术项目。

  前景向好

  尽管政策压力不断增加,企业困难重重,但研究人士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塑料行业长远发展前景依旧看好。

  针对塑料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家监管部门将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环保门槛等一系列措施,鼓励支持一批大中型企业,引导一批小型企业,打击一批不法企业,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

  同时,根据“限塑令”,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将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支持和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据海通证券研究员刘金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发达国家商品粮小包装的比重很高,达到80%左右。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如果粮食小包装的比例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大幅增加各种塑料包装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此外,食品、饮料、药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会使复合膜、包装膜、周转箱等塑料包装制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脱困之径

  面对塑料行业向好的前景和国家不断出台的环保、安全政策支持,塑料包装生产企业要转变观念,不能坐等观望,从自身情况出发,顺应产业政策趋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开发具有增长潜力的新领域、新产品。虽然一些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已经酝酿拓展海外市场来应对国内市场可能出现的需求量下降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兴起了遏制滥用塑料袋的风潮,海外市场同样会存在环保门槛。

  其次,推动企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实现高效、低耗、无污染。

  第三,加快废旧塑料袋的回收再利用。废旧塑料袋回收再利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回收”可以减轻废旧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污染的治理费用;“再利用”可以为生产企业节约成本,减少原材料的成本支出,保证产品的利润。

  此外,要加快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与科研院所结合,加快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生产转化。毕竟可降解塑料才是未来塑料制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