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封杀苏宁是市场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9: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华观发 北京报道

  “限于香港联交所的信息披露要求,在国美与永乐没有完成合并前,黄总将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媒体采访。”8月12日,国美新闻发言人、品牌管理中心总监何阳青回电本报记者,替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婉拒了本报的采访要求。

  但何阳青表示,他已获得黄光裕的授权,可以解答本报提出的所有问题。

  《21世纪》:媒体报道说,国美禁止供货商参与苏宁的促销活动和向苏宁配货。请问,这个情况是否属实?如果苏宁向供货商提出上述要求,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何阳青:这是一种误读。我们自己不这么做,也希望竞争对手不要这样做。(封杀苏宁)你说可能不可能?我有这么强的力量让所有的供应商不要给苏宁配货,那苏宁不是明天就要倒闭了吗?

  我们从去年开始就谈和谐厂商关系的问题,和谐厂商关系如果不去改变目前的行业规则、不去提升供应链价值的话,再怎么说都是空话。

  这次国美与永乐的合并提出了很明确的观点:目前供应链的效益是不高的;渠道与供应商存在重复投入造成的高成本现象。

  《21世纪》:重复投入体现在哪些地方?

  何阳青:比如说终端的促销人员,长虹在一个卖场里可能要派两名促销人员,一个人的工资如果是2500元,2个人就是5000元,国美、苏宁、大中等有1200家店,厂家需要付出6000万元。如果终端销售人员由渠道来做,那么厂家可能只需要付出3000万元的终端促销费用,可以节省3000万元。彩电有15个品牌,我有15个销售人员,这15个销售人员可以交叉销售,就能够保证整个卖场的销售状况,如果由厂家派的话就需要30个销售人员,这个投入就是重复的。

  《21世纪》:有学者认为苏宁和国美的成本优势是建立在采购成本基础上的外生优势,而不是建立在严格管理上的内生优势,因此不具有永恒性,是一种缺乏保障的优势。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何阳青:国美20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的经营理念:薄利多销、服务当先。我们追求的是销售绝对值和利润绝对值,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12%的综合毛利率水平。

  《21世纪》:陈晓说美、乐之所以走到一块,原因是双方意识到行业整合是中国家电从大国到强国的一个措施,因为只有把渠道规模充分做大,才能真正形成新型厂商关系。你能否勾勒一下心目中理想的厂商关系?

  何阳青:现在刚刚合并,新公司还没有成立,这种理念是国美和永乐合并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这个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你多次提到供应链价值提升,能具体谈一谈吗?

  何阳青:供应链价值的提升,一个是刚才提到的销售人员、分工的明细。再一个就是物流,比如说要卖100台彩电,那么厂商要在国美存货150台,在永乐存150台,存300台才能卖200台。可是,国美和永乐合并后,就可以用大物流体系,卖200台可能只要存货250台就够了,而且资源可以调配。厂家货物的周转频率加快,货币的流动速度也就加快了,这些都是可以提升的。如果能够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提升3个百分点,把1个点让利给消费者,1个点给厂家,那么厂家因为整合提升了整体效率。也就是说,供应链价值的提升才是解决厂商矛盾的核心问题。

  《21世纪》:国美收购永乐后,在整合方面,你认为难度会在哪里?是网点的重新布局调整?还是国美、永乐、鹏润三个品牌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

  何阳青:我觉得没有难度。我们跟永乐,在产品的经营、销售上的所有东西都是一致的,所以不存在风险,也不存在难度。如果整合是跨行业的,可能会有很多的问题。

  《21世纪》:国美这几年一直处于高速扩张阶段,你旗下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也非常明显。近日,在收购中关村后,又传出消息,黄总的企业还要参与药业零售。我们的问题是,高速扩张是否会对企业资金链条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何阳青:涉及到上市公司的问题,不好谈。零售和房地产两块产业,零售业的知名度很高,房地产的比重也非常大。中关村是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跟国美没有太多关系。

  药业的事情就不说了。已经明确地对外界说过了,鹏泰投资这一块更多的是做研发,可持续性发展的东西,我们会去关注很多的产业。

  《21世纪》:这种多元化经营是否存在企业之间利益输送的可能?你是否对几个企业之间的资金调动设置了防火墙?

  何阳青:公司的资金安全一直排在第一位。目前,公司资金方面是相当健康的。国美发展到现在,房地产和电器是两个产业,是相互独立的。

  《21世纪》:有观点认为,美、乐合并后,在规模上,国美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但规模不一定代表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店铺数量并不代表持续经营能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何阳青:不管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都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一次的合并实际上我们希望能推进中国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转变,这种转变,我曾多次表述,比如说日本,日本的电器在全世界来说是做得最好的,但是他也就是一个索尼、一个松下、一个东芝,也就这三四个品牌,但就这三四个品牌就排全世界彩电销量的前三位。

  你们说得对,店铺多不代表核心技术水平提升,我的核心技术的提升实际上就是供应链价值的提升,店铺数量增多是我具备了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基础。店铺是我的基础,加上内涵的提升,就是我们无穷的力量。

  《21世纪》:在北京、广州等城市,专家认为家电连锁卖场数量严重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国美的盈利能力如何保持?在未来单店盈利能力上,国美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

  何阳青:从表面上看,现在单店的销售水平是在下降。但是我们有些门店设在社区,单店面积较小,要求2000平方米店的销售量达到5000平方米店的,要求社区店的销售达到商圈店的销售规模,这都是不可能的。国美综合毛利几年来一直保持在12%,也就是说,单店的产出能力是没有减少的。

  《21世纪》:商务部正在酝酿出台《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零售业同业损害评估方法》以及针对家电连锁的《专业家电卖场经营规范(草案)》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秩序的政策,你觉得这些政策的出台是否对国美发展有影响?

  何阳青:目前国美的门店数是最多的,加上永乐就更多了。对后进入者来说,这些政策对他们的影响,可能要比对我们的影响大得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政策的出台对我们来讲,相对还是有好处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7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